猜你喜欢的书
走出非洲
发表于1937年,是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纳森的自传体小说,叙述了她在肯尼亚悲欢离合的生活,缠绵悱恻,扣人心弦。作者充满深情地回忆了非洲的自然景色、动物和人,字里行间体现出作家对非洲风土人情的熟悉和眷恋,处处洋溢着散文的内涵之美。 迪纳森的作品朴素清新,富于幻想,具有“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的风格,引人入胜,颇有国际影响。英国评论家约翰·达文波特赞扬道:“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少有作家像她那样写得少而精。”海明威在接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典礼上还说过:“如果这笔奖金授予美丽的作家伊萨克·迪纳森,我会更高兴。” 《走出非洲》以丹麦文和英文同时写成,出版后,不仅在东非和英语国家畅销,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数次再版,1985年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大获成功。《走出非洲》虽是散文,但兼有游记、速写、抒情小品、小说等各种文体的特点,但又突破了其中任何一种 文体的固有格局。她以游记的手法写景状物,颇富神 韵。以速写笔法捕捉瞬间,神采飞扬。以小说手法写人 物,极富个性,呼之欲出。以散文手段抒情,诗意盎然。 《走出非洲》自问世以来,在全世界特别是东非国家畅销 不衰。
窦存
《窦存》为笔记。清胡式玉撰。四卷。式玉字青凹,上海人,诸生。成书于道光间,约五万字。分书窦、诗窦、事窦、语窦四类。“书窦”盖为作者读书札记,内容广涉经史子集尤多采儒家之语和诗韵之学。“诗窦”为作者诗话集,其中于历代名人诗词、各类诗体均有品藻,且独抒己见,不宥古说,有可借鉴之处。“事窦”则志耳闻目见之奇闻异事、时尚、风俗人情等。如《京师衣帽》、《吴俗》、《都中戏园以苏班徽班为贵》等条,为研究清代社会生活有用资料。“语窦”专涉古语、俗语、成语,且征引出处, 可供研究古汉语参考。 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刊本。一九八五年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
银瓶梅
全称《后唐奇书莲子瓶演义传》,又名《银瓶梅》、《第一奇书莲子瓶》、《第五奇书银瓶梅》。四卷二十三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同治元年(1862)。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细说秦汉
本书以讲史形式讲述了从“秦立国-变法-灭六国”到“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涉及的主要政治人物有战国四君子、秦始皇、刘邦、项羽、汉武帝以及大家熟知的孙刘曹三家等。 本书叙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焚书坑儒、指鹿为马、垓下之战、吴楚七国之乱、王莽新政等。“细说体”可谓是黎东方独创的讲史形式,以通俗生动的文笔叙述严肃的历史故事,让读者以看《三国演义》的轻松心情,获得的却是胜于研读《三国志》的效果,现已出五种“细说”且广受读者好评。如今已一次将从秦汉至民国的中国历史全部补齐,九册整套推出,可以预见,社会反响会更大。 该书语言风格鲜明,以近乎百姓的视角审视这段近千年的历史,这实实在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就像对待朋友一样侃侃而论,使人舒畅愉悦。
祖堂集释译
这部《祖堂集》采译文与原典相互对照的方式,为了使读者顺利阅读,我在译文中采取的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办法,不少地方都绞尽脑汁,生怕破坏了禅师话语的风趣、幽默、简洁与机智,可是,禅语里太多的机锋和术语使译文总是不能完成它传达的任务。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一卷,唐金刚智译,日本亲尊题记,编号九八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