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钩钜

作者:佚名
颂古钩钜

鄂州龙光蕰上达夫颂、参同蕰宏宽夫着语。书中通过对禅宗古德的机缘语句、公案等进行颂古和着语,以阐发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帮助修行者更好地理解和体悟禅宗的精髓。从内容上看,如 “达磨廓然”“米胡悟不”“赵州问死” 等诸多篇章,都是围绕着禅宗历代祖师的故事、问答等展开,以诗歌等形式进行解读和发挥。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鲜花盛开的森林

鲜花盛开的森林

三岛由纪夫生前亲自编选的短篇小说集。13个短篇故事,13种末路人生。收录三岛由纪夫悲歌高亢的晚年作品《忧国》、川端康成盛赞作品《旦角》。三岛由纪夫:“这些作品坦诚地选取了我自己感到满意的篇章。”关三岛由纪夫一生的文学主题和现实问题的萌芽都蕴含其中。包括写于16岁的成名之作《鲜花盛开的森林》,美学极致之作《远游会》《海和晚霞》,川端康成最喜欢的《旦角》,以及展现武士精神的、悲歌高亢的晚年作品《忧国》,呈现了三岛由纪夫创作生涯各个时期的作品形态,结构精妙,经典耐读,彰显日本文学及三岛由纪夫的独特美学。

伤寒寻源

伤寒寻源

三卷。清吕震名(1798—1852)撰。吕震名字建勋,号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年间举人。官至湖北荆门州州同等职。后去官归隐,侨居苏州,研读医书。吕氏致力于《素问》、《灵枢》及仲景之书的研究,为人治病多尊古法,著有《内经要论》等书。此书成于道光三十年(1850),为吕氏研究仲景之书二十余年之心得。书中进一步阐发仲景之旨意,取仲景自序中“见病知源”之意而名其书。上卷辨析风寒湿温源流、六经诸证辨证之法;中卷辨析部分疑似之伤寒诸证;下卷详论制方精义,包括仲景一百一十三方。探诸家之渊源,论前人之得失。认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既有功又有过;陶节庵《伤寒六书》大有悖于经旨;吴又可《瘟疫论》实为发展仲景之学。评述较为公允。书中辨中风、辨伤寒、辨温病、辨湿病、辨热病诸说,以及所论之医方,皆荟萃诸家之说,折衷仲景,得失详明,十分深细。条理清晰,方论精辟。有咸丰四年(1854)吴门潘氏刻本、1930年上海中医书局影印《古本医学丛书》本、大陆书局铅印本。

火葬

火葬

老舍著。1944年出版。写抗战时期北方文城县人民抗敌斗争的故事。国军便衣队副队长丁一山是文城维持会长王举人女儿梦莲的未婚夫,一次在奉命侦察文城敌军时被土豪、王举人秘书刘二狗派人杀害。刘二狗乘机多次逼娶梦莲,均遭拒绝。梦莲得知丁一山被害后,悲痛欲绝,决心投向抗日军队,协助石队长递送日军消息。日寇进入文城后,大肆掳劫,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石队长为挽救文城人民和为丁一山报仇,潜入王举人家,通过田麻子获得日军情报。在城内外部队配合下与日军激战,在撤退时火烧王举人、刘二狗房屋,城内外一片火光,百姓蜂起投入战斗,炸毁敌人军火库,而石队长在杀敌锄奸斗争中不幸受伤,光荣牺牲。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日寇的残暴和汉奸的无耻,热情歌颂抗日战士和农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作者说写《火葬》的目的在“告诉人们,在战争中敷衍与怯弱那么正好是自取灭亡”,是作者被抗日的烽火和血肉激怒下写成的一部抗战小说。由于材料大多出自虚构,加以作者生活经验不足,作品存在着概念化的倾向。

渔樵问对

渔樵问对

理学著作。北宋邵雍著。1卷。其书设为问答,以发明义理。所言虽大抵习见之谈,然亦不乏精彩之处。朱熹认为:“其间尽有好处,非康节不能著也”(《朱子语类》卷一一五)。对天地构架成因有独到见解,非止于阴阳消长的推论。明杨慎《铅丹总录》尝摘驳其中几条,恐未必尽是。

大乘无量寿经

大乘无量寿经

大乘无量寿经,一卷,唐法成译,田广谈题记,尾题佛说无量寿宗要经,九三六。

文穆念禅师语录

文穆念禅师语录

清念说,真慧等编。五卷。收住双林等四禅寺语录、机缘、颂古、行实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