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钩钜

作者:佚名
颂古钩钜

鄂州龙光蕰上达夫颂、参同蕰宏宽夫着语。书中通过对禅宗古德的机缘语句、公案等进行颂古和着语,以阐发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帮助修行者更好地理解和体悟禅宗的精髓。从内容上看,如 “达磨廓然”“米胡悟不”“赵州问死” 等诸多篇章,都是围绕着禅宗历代祖师的故事、问答等展开,以诗歌等形式进行解读和发挥。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庄园迷案

庄园迷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石门庄园里正弥漫着一种恐怖的不祥感,作为不良少年收容中心,这里聚集了许多危险的人。果然不久就发生了一起少年企图枪杀监护者的意外事件,所幸无人伤亡。然而,与此同时一位神秘的访客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庄园宅邸的另一间屋子里被枪杀了。

铁庵集

铁庵集

诗文别集。宋方大琮著。三十五卷。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一《铁庵方阁学墓志铭》云:“遗文皆精妙可传,有奏议、外制、杂著若干卷。”盖其时集尚未编定。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有方大琮《铁庵集》四十五卷。倪灿、卢文弨《宋史·艺文志补》所载同。原集久佚,四库馆臣用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乃方氏族孙良久、良节等裒辑编成,已非全帙。卷一至三五依奏议、进故事、奏状、奏申、外制、表、启、书、赋、论、策、策问、诗、记、文、序、题跋、祝文、祭文、墓志铭分类编次。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一著录《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四十五卷,明正德刊本(《皕宋楼藏书志》卷九○同),广西按察司按察使族孙良永校正,广东布政司右参政族孙良节编刊。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三以为《四库》本及瞿氏藏本“当同出于正德本”。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四于正德本亦有识语。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中国清代魏源著。100卷。作者为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是中国近代维新改良思想的先驱者和爱国主义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林则徐嘱托,据《四州志》及中外文献资料,于1842年12月编成《海国图志》50卷,共57万字,另有地图23幅,洋炮图式8页。以后他又陆续加以修订增补,1847年补充为60卷,1852年又增加到100卷,约88万字,并有各种地图75幅,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42页。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世界地图及各国分地图;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中西历法、中西纪年对照通表;鸦片战争有关档案材料及林则徐组织集译的国外情报资料;船、炮、枪、水雷等武器制造图、西洋技艺、远镜作法资料、用炮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地球形状、运行规律,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关于日、地、金、木、水、火、土诸星运行秩序,日月食理论,彗星理论,空气论,地震论,地球经纬论,地球运行与四季寒暑变化理论;尤其是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中国人民在战败后应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补救措施,系统论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及具体作法,并对严禁鸦片、广开贸易,大办工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己编撰的最为详备的关于世界史地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当时一部内容最丰富的有关世界知识和海防的百科全书。它不但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产生过直接的影响,而且它还在日本广泛地流传,成为日本朝野上下的重要启蒙读物,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群书类编故事

群书类编故事

《群书类编故事》是专辑诸书中故事的类书。元末明初人王䓨撰。 书成于元末。主要版本有明莫云卿家藏元刻本;宛委别藏影印元刻本,题“四明王䓨编辑”;193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宛委别藏本。 此书《明史·艺文志》及藏书家皆未著录。 该书24卷,约17万字,共分18类。卷1:天文类;卷2:时令类;卷3:地理类;卷4:人物类;卷5:仕进类;卷6-卷9:人伦类;卷10-卷12:仙佛类;卷13:民业类;卷14:技艺类;卷15:文学类;卷16:性行类;卷17-卷18:人事类;卷19:宫室类;卷20:器用类;卷21:冠服类;卷22:饮食类;卷23:花木类;卷24:鸟兽类。每类下又细分若干子目,共计832目。作者从前人诸书中搜辑故事,重加标题,以类相聚。标题多为4字,后所采的故事,有的是直录原文,有的是对原文的节录,有的是作者自己改写而成。短者仅数十字,长者则二三百字。许多故事标明所引书名。 作者所采诸书极为丰富,既有《史记》、《左传》这样的正史著作,如“河伯娶妇”采自《史记》;也有采自野史遗闻的,如“宁死亦妒”一条采自《朝野佥载》;更多的是采自魏晋以来说部如《淮南子》、《搜神记》、《世说新语》、《酉阳杂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等书。另外,其故事标题为作者归纳,多为4字,简明扼要。 收辑故事的类书以前也有,但多是综合性类书的一部分,而专以全书收辑各类故事,是本书的首创,这在类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帕米尔高原的流脉

帕米尔高原的流脉

现代中篇小说。杨朔著。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8月初版。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集。1937年冬作者去延安,参加了革命,不久离开延安到西北各地。1938年春作者到广州后,应《救亡日报》之邀,根据自己在边区的生活积累,创作了这部中篇小说,在《救亡日报》副刊上连载。小说描写边区人民经过土地革命,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清除托匪汉奸的斗争。作品热情赞颂觉醒了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称誉为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起点。作者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西北高原粗犷的自然景色和边区人民的质朴心灵。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

本剧简名《百花亭》。四折一楔子,末本。情节出南宋黄可道《风流王焕贺怜怜》戏文及宋话本《洛京王焕》。剧写汴梁书生王焕多才多艺、能文能武,人称“风流王焕”。清明春游,与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于百花亭,各有眷心。经人撮合,遂往贺家游宴,与怜怜约为夫妻。半载囊空。会西延边将高邈来洛办军需,欲娶怜怜为妾,鸨母遂逐焕,嫁怜怜于高。怜怜暗与焕私会,赠以路资,劝往西延立功。焕投经略种师道,以军功授西凉节度使。高因娶妾擅用公款致军需缺额,师道拘而询问得实,遂办高之罪,并断怜怜归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