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祖法宝记

作者:佚名
七祖法宝记

佛教著作。作者不详。二卷或三卷。北新1272,前残尾存,有尾题“七祖法宝记下卷”。内容罗列了善知识、恶知识、假佛、真佛、法身礼、假三宝、真三宝、假戒、真戒、不净说法、净说法、有诤法、有为法等项目,然后引证《佛藏经》等二十余种经文论述之。由于引用了译于唐开元年间的《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而其文字又为《历代法宝记》所引用,故其产生年代约为公元723年至779年间。文内引用了伪经*《法句经》、《金刚三昧经》、*《禅门经》的文字。该七祖或为北宗神秀之弟子。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据大谷大学本录文。

猜你喜欢的书

二希堂文集

二希堂文集

十二卷。清蔡世远 (1681—1732)撰。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今福建)人。康熙、雍正时学者、古文家。康熙二十四年 (16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文勤。著有 《二希堂文集》。此集共十二卷,卷一至卷四为序,卷五为记,卷六为传,卷七、卷八为论、说、书,卷九为墓表、志铭、行状,卷十为祝文、祭文,卷十一为杂著,另将《圣主躬耕耤田赋》、《圣主亲诣太学颂》、《清海平定诗序》、《日月合壁五星联珠颂》、《河清颂》、《乐善堂文钞序》六篇合为一卷,列于卷首 “以志荣遇”。全集共收文一百七十二篇。刊于雍正八年 (1730)。卷首有雍正八年乾隆帝在藩邸时所作序以及皇五子、平郡王序,目录之后有其门人雷鋐跋。取名“二希堂”,据蔡世远自称:“学问未敢望朱文公(熹),庶几其真希元(德秀);事业未敢望诸葛武侯 (亮),庶几其范希文 (仲淹)。”说明他以古代贤人自期。此集为 《四库全书》所著录。

经验选秘

经验选秘

医方著作。6卷。清胡增彬(谦伯)辑。刊于同治十年(1871年)。此书汇辑各科验方,分头风、头面发肿猪头风、诸般头痛、头眩晕倒等570余证,每证一方或数方。书中并有部分食戒、食忌及符咒内容。现存初刻本。

冥报记白话

冥报记白话

(唐)吏部尚书唐临撰,凡夫白话译,选译冥报记故事二十九条。

资持记立题拾义

资持记立题拾义

资持记立题拾义,一卷,宋道标出。

菩提心离相论

菩提心离相论

一卷,龙树菩萨造,赵宋施护译。由大悲为体,达蕴处界等诸相唯心所现,成就第一空义,则能以众生为所缘境,现种种相,说种种法,皆真实义。

大乘四法经释

大乘四法经释

一言立所宗者。世间宗见揔有其二。一外二内。彼外宗见虽有众多不出二种。谓断及常。广说如论。内宗见者。大师在世。同一师学无有差别。佛灭度后。大小乘宗分成多部。小乘宗见有二十二。如宗轮论一一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