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我发现了
《我发现了》是美国天才作家爱伦·坡最后一部重要作品,被他视为自己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与最后的总结。《我发现了》集天文学、逻辑学、神学、美学为一体,探讨了宇宙的本质、起源、创造、现状及其命运,既是“一篇关于物质和精神之宇宙的随笔”,又是“一首散文诗”。《我发现了》以优美灵动的诗一般的语言,全景式地展现了爱伦·坡浩瀚而深邃的宇宙观(其中提出的诸多观点,更与“大爆炸”“热寂说”“黑洞”“反物质”“多重宇宙”“熵”等现代天文物理学理论不谋而合),读者可借此更进一步地了解他的艺术观,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他的其他诗歌和小说作品。
养蒙集
元代诗文别集。10卷。张伯淳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江总督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至顺三年(1332)虞集序、泰定三年(1326)邓文原序、《谥文》、至正六年(1346)张采题识。据邓文原序,张伯淳“不喜以藻翰自名,殁后无成稿”,由他的儿子河东宣慰副使张采和长孙张炯访求遗逸,编次为10卷。卷1为册、诏、制、表,卷2为序,卷3为记,卷4为碑铭,卷5为铭、赞、箴、说、题跋、卷6为祭文、疏,卷7为古诗,卷8为绝句、五言律诗,卷9为七言律诗,卷10为词。张伯淳的文章颇受重视,邓文原在《养蒙集序》中说其为文“耻尚钩棘,而春容纡徐”。《四库全书总目》不赞成此说,指出张伯淳之文与此“不甚相似”,但认为“其文源出韩愈,多谨严峭健,得立言之体”;张伯淳的诗却被评作“鄙拙殊甚,古体尤劣”。他的集中有《题鲜于伯机所藏黄庭经》一诗,比较古健,但这首诗是赵孟頫所作,被误收入《养蒙集》中。顾嗣立、王士禛都曾对张伯淳诗提出过尖锐的批评。本集刊本久佚,靠辗转传抄流传到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底本残缺颇甚,虽经清人厉鹗校正,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章献明肃皇后受上清毕法箓记
茅山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撰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记同年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于茅山崇禧观受上清毕法箓之事。
赛花铃
清康熙本衙藏板本《赛花铃》扉页书影清康熙本衙藏板本《赛花铃》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赛花铃小说》。十六回。题“吴兴白云道人编本,南湖烟水散人较阅”。白云道人真实姓名无考,烟水散人即徐震。徐震,字秋涛,浙江嘉兴人。成书于清康熙元年(1662)。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本衙藏板本,藏上海图书馆、大连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衙藏板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本。书叙苏州才子红文畹与方素云婚姻故事。文畹与素云有白首之约。素云有兄方兰与妹有隙,怀恨加害,使素云流落他乡。文畹亦遭暗算,逃至京师。后文畹以军功显贵,与素云团圆。又娶媚娘、琼英。有清刊本,大连图书馆藏。
般若心经理性解
般若心经理性解,一卷,清续法述并序,内题事观解卷上,理性解卷下,合为般若心经解,附楞严寺藏经直画一。
第一义法胜经
全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系世尊以佛教之观点,为光明炬仙人解说众生自何处生、有关劫烧之火焰、众生前世与今世之关系、众生之意义等四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