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小儿经

作者:佚名
咒小儿经

三行半,东晋昙无兰译。说疗小儿病之神咒。

猜你喜欢的书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是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探讨经济学思维的经典著作,也是“破窗理论”源头之作。作者深入浅出,以破窗的故事为引子,指出了我们在政治经济决策中往往存在思维谬误,只看到“看得见的”部分,忽略了“看不见”的部分,进而导致决策失败,造成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书中探讨的赋税、政府补助、公共建设、贸易保护主义、就业等问题对于今天人们的经济决策依然有启发作用。

王叔师集

王叔师集

汉代诗文别集。1卷。王逸(字叔师)著。王逸原有文集2卷,《后汉书》本传又称其著“赋诔、书、论及杂文凡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一十三篇”。今皆散逸。明代张溥辑其遗文,编为此集、刊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之中,计收赋《机妇赋》、《荔支赋》、《楚辞序》,以及《九思》、《琴思楚歌》等。王逸以研究楚辞著称于世,故集中所收楚辞序多达17篇。文学作品不多,成就不显著,写得较好的是《荔支赋》,全赋几乎句句用比喻,生动形象,把荔支形象摹写殆尽。此集又有《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作义要诀

作义要诀

文论。元倪士毅撰。一卷。士毅字仲宏,歙县(今属安徽)人。约元文宗至顺初前后在世。著有《重订四书辑释》。此书讲述经义体例,多关乎文章之写作要领。主张“第一要识得道理透彻,第二要识得经文本指分晓,第三要识得古今治乱安危之大体。”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定以经义试士制度,蒙古崛起后,元太宗接受耶律楚材建议,效法宋制,亦以经义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酌议其实施规则,延祐二年(1315)科举复行,乃实行之。

奇方类编

奇方类编

方书。清吴世昌撰。二卷。世昌字半千,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此书为搜集常见之单、验方编辑而成。上卷分头面、须发、耳目、口鼻、牙齿、咽喉、心肾、噎膈、痰嗽、脾胃、血症、臌胀水肿、痢泻、疟疾、风瘫、疝气诸门;下卷分伤暑、伤寒、痔漏、损伤、疮毒、急治、保养、补益、小儿、杂治诸门。凡二十六门,附录经验秘方。共载方七百三十余首。有内、外、妇、儿各科方剂。以病证为纲,下列诸方,方简且药物易得,便于应用。可为临床参考。有康熙五十八年(1719)刊本。

偷莲

偷莲

下午,太阳刚刚落土的时候,那个红鼻子的老长工和看牛的小伙子秋福,跑到小主人底房间里来了。
“怎么?汉少爷!……”那个老长工低声地微微地笑着,摸着胡子:“守湖的事情……”
汉少爷放下手中的牙牌书,说:
“我去!我对爹爹说过了的。……”
“真的吗?”秋福夹在中间问。
“真的!”

月屋漫稿

月屋漫稿

元诗别集。1卷。黄庚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元泰定四年(1327)自序。所收入诗篇是大致按体裁类编的,顺序是:古风、律诗、绝句。如果拿《月屋漫稿》与其他元人诗文集作比较,就会发现他与黄庚的另 一部诗集《月屋樵吟》、张观光的诗集《屏岩小稿》等书关系十分微妙。首先,它与《月屋樵吟》大同小异,《月屋樵吟》4卷是从近体到古体类编的,但如果把两书同类诗相比较,就会发现不但诗题基本一致,连在本类的顺序也是一样的,两书所收诗互有一些出入,总的看来,《月屋樵吟》比《月屋漫稿》存诗略多,但它们无疑是黄庚的同一诗集。其次,只要认真对照就会发现《月屋漫稿》与《屏岩小稿》内容完全一样,不但所收入的诗相同,编排顺序也并无二致。可以肯定,所谓张观光的《屏岩小稿》是1部伪书,全据《月屋漫稿》伪题而成。《四库全书总目》虽指出《月屋漫稿》中的《枕易》诗又见于《屏岩小稿》,但只认为是个别现象(诗篇目互见是古人诗集中较常见的),又误将《屏岩小稿》同时收入别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