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寂德门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乾隆英使觐见记
[英国]马戛尔尼作,刘半农译。1793年,中国无大事。但是就在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一件令研究清史和读历史的人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事件--大英帝国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代表团,以给乾隆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这是“天朝上国”和大英帝国的第一次正式接触。然而,英国的目的是为了通商贸易,而清政府一开始却以为是弱国的进贡与朝拜,这就造成了历史进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本书为马戛尔尼本人所写的日记,详细记录了此次事件。
艺文类聚
类书。唐欧阳询(557—641)等奉敕撰。一百卷。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入唐,累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唐高祖李渊因古今图书日渐繁多,欲知事之源流颇难寻究,故于武德五年(622)命询等修纂此书,至七年乃成。分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 储宫、 人、礼、乐、职官、封爵、治政、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舟车、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内典、灵异、火药、香草、宝玉、百谷、布帛、果、木、鸟、兽、鳞介、虫豸、祥瑞、灾异等四十四部(一作四十八部或四十七部)。每部又分子目若干,凡七百二十余项。每目下“事居于前,文列于后”,辑录经史百家等书中有关故事、解释、传说等资料以记事。摘抄有关诗文、赋颂、歌赞等多种文体的句、段以为文,理清条序,事贯文存。并逐一注明引文出处,标以文体,或诗或赋。极便检索,并改变了以往类书有事无文之法。引征唐以前文献一千四百三十一种,今存已十不一、二,学者多用以辑佚、引证、汇录、校勘。后世类书多仿其体例。然门类子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不当之处,宋明坊刻多有窜乱。早有宋绍兴刊本。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明有六家刻本。一九六五年,中华书局又以影印宋本作底本,取明本对校,参以凡所征引之书有传本者,以及宋以前之类书,重新校勘断句出版,附校记一千六百余条。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玉京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三洞奉道科戒》着录「上清太上玉京九天金霄威神玉咒经」;《上清道类事相》卷三引《太元上经》,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方法类。经文载两篇咒语、三种真符。即「威神王大祝法」、「威神内祝法」、「玉景上元大虎符」、「豁落七元符」、「太微天帝君金虎真符」。据称咒语中隐含金霄威神王及六天大鬼、北帝魔王等鬼神之内名。存思威神王并念诵其咒语,则千妖窜迹,万鬼匿形。佩带三种真符,亦可灭魔诛鬼,「威制天地,呵叱群灵,控驾景龙,位司高仙」。
银杏之果
现代中篇小说。滕固著。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25年3月初版。收作者《序》1篇。作品描写一位意志薄弱、性情忧郁的青年因爱情不幸而自戕的悲剧。少年秦舟因避战祸,与表侄女H小姐一起到K县亲戚家寄居。他们在一起交谈,观海,拾银杏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久,嫡母以两人辈份不合为由破坏了他们的恋爱。秦舟带着感情的创伤赴上海求学。他讨厌父亲的专制教育和苛刻的督导,又渴望得到感情的寄托,便引诱了女学生Y小姐并与之同居,结果导致Y小姐遭到世俗舆论的攻击,自己也受到同室朋友的谴责和警告。秦舟感到无法在这片世俗的空气里生活下去,只身赴东京留学。他企图以异国的风景和文化来陶冶自己悲哀的心情,但终因精神不安、生活寂寞而逐渐沉沦。正当他怀念H小姐并为她祝福之际,传来了她不幸早逝的消息。秦舟的精神受到刺激,终于在银杏树下投渊自尽。小说通过主人公秦舟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悲剧,揭露了封建伦理和家长专制作风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和幸福生活的扼杀,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一代对幸福的追求。小说带有作者自叙传的性质,虽然气氛悲哀,但“取材亲近”,感情诚挚,“人物的性格、事件的推移都很真实”,带有一种“写实的作风”(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
同乐院燕青博鱼
简名《燕青博鱼》。杂剧剧本。元李文蔚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将《续夷坚志》中王君和故事移之燕和。金赵秉文《同乐园诗》有“过却清明游客少,晚风吹动钓鱼船”句,盖“同乐院”所本。剧写梁山燕青因超假受杖,气忿失明。下山医眼流落汴梁,欠债乞讨,被杨衙内走马撞倒并殴打。得燕和之弟燕顺救助,为施针灸,双目复明,遂结为兄弟。青借本钱贩鱼,至同乐院以鲜鱼为赌注,冀博数钱。遇燕和来博,赢鱼复还之。会杨衙内过,嫌青不避,砸其鱼担。燕青怒而痛殴之。和慕青拳脚,询知乃梁山好汉,便结为兄弟延养家中。和妻腊梅与杨衙内有奸,值中秋,约杨幽会于后园,为青发见,约和捉奸,杨跳窗而逃,寻复领差人至,逮和、青下狱。二人越狱出逃,杨领兵追赶。时燕顺已投梁山,闻讯下山搭救,正遇和、青于途。遂共捉奸夫淫妇押上梁山处死。剧情为《水浒传》所无,却与杨雄、石秀杀潘巧云、裴如海事相类。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酹江集》本传世。
尊胜大明王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咒,名尊胜大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