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作者:佚名
梵名Abhidharmamaha^vibha^s!a^ -s/a^stra 。凡二百卷。略称大毗婆沙论、婆沙论、婆沙。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七册。本论乃注释印度迦多衍尼子之阿毗达磨发智论,广明法义,备列诸种异说。自西元一○○年至一五○年间于北印度迦湿弥罗(梵Kas/mi^ra ,今克什米尔)编辑而作,为部派佛教教理之集大成者。相传系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梵Pa^rs/va )招集五百阿罗汉,经十二年而成,即第四次之经典结集。本论之内容系收集诸论师对说一切有部佛教根本圣典发智论之注释,与发智论同样分杂、结、智、业、大种、根、定、见等八蕴(八章)。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之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耆那教等之观点进行批驳。其中心问题为三世实有与法体恒有论。由于此婆沙论之编辑,部派佛教教义遂因而广为宣扬,对大乘佛教亦产生极大影响。异译本为阿毗昙毗婆沙论,凡六十卷,相当于玄奘译本卷一一一以前之部分,为北凉浮陀跋摩、道泰等合译,世称为旧婆沙,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二论皆为研究部派佛教之珍贵资料。
章节列表
升序↑- 卷第一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卷第七
- 卷第八
- 卷第九
- 卷第十
- 卷第十一
- 卷第十二
- 卷第十三
- 卷第十四
- 卷第十五
- 卷第十六
- 卷第十七
- 卷第十八
- 卷第十九
- 卷第二十
- 卷第二十一
- 卷第二十二
- 卷第二十三
- 卷第二十四
- 卷第二十五
- 卷第二十六
- 卷第二十七
- 卷第二十八
- 卷第二十九
- 卷第三十
- 卷第三十一
- 卷第三十二
- 卷第三十三
- 卷第三十四
- 卷第三十五
- 卷第三十六
- 卷第三十七
- 卷第三十八
- 卷第三十九
- 卷第四十
- 卷第四十一
- 卷第四十二
- 卷第四十三
- 卷第四十四
- 卷第四十五
- 卷第四十六
- 卷第四十七
- 卷第四十八
- 卷第四十九
- 卷第五十
- 卷第五十一
- 卷第五十二
- 卷第五十三
- 卷第五十四
- 卷第五十五
- 卷第五十六
- 卷第五十七
- 卷第五十八
- 卷第五十九
- 卷第六十
- 卷第六十一
- 卷第六十二
- 卷第六十三
- 卷第六十四
- 卷第六十五
- 卷第六十六
- 卷第六十七
- 卷第六十八
- 卷第六十九
- 卷第七十
- 卷第七十一
- 卷第七十二
- 卷第七十三
- 卷第七十四
- 卷第七十五
- 卷第七十六
- 卷第七十七
- 卷第七十八
- 卷第七十九
- 卷第八十
- 卷第八十一
- 卷第八十二
- 卷第八十三
- 卷第八十四
- 卷第八十五
- 卷第八十六
- 卷第八十七
- 卷第八十八
- 卷第八十九
- 卷第九十
- 卷第九十一
- 卷第九十二
- 卷第九十三
- 卷第九十四
- 卷第九十五
- 卷第九十六
- 卷第九十七
- 卷第九十八
- 卷第九十九
- 卷第一百
- 卷第一百一
- 卷第一百二
- 卷第一百三
- 卷第一百四
- 卷第一百五
- 卷第一百六
- 卷第一百七
- 卷第一百八
- 卷第一百九
- 卷第一百一十
- 卷第一百一十一
- 第一百一十二
- 卷第一百一十三
- 卷第一百一十四
- 卷第一百一十五
- 卷第一百一十六
- 卷第一百一十七
- 卷第一百一十八
- 卷第一百一十九
- 卷第一百二十
- 卷第一百二十一
- 卷第一百二十二
- 卷第一百二十三
- 卷第一百二十四
- 卷第一百二十五
- 卷第一百二十六
- 卷第一百二十七
- 卷第一百二十八
- 卷第一百二十九
- 卷第一百三十
- 卷第一百三十一
- 卷第一百三十二
- 卷第一百三十三
- 卷第一百三十四
- 卷第一百三十五
- 卷第一百三十六
- 卷第一百三十七
- 卷第一百三十八
- 卷第一百三十九
- 卷第一百四十
- 卷第一百四十一
- 卷第一百四十二
- 卷第一百四十三
- 卷第一百四十四
- 卷第一百四十五
- 卷第一百四十六
- 卷第一百四十七
- 卷第一百四十八
- 卷第一百四十九
- 卷第一百五十
- 卷第一百五十一
- 卷第一百五十二
- 卷第一百五十三
- 卷第一百五十四
- 卷第一百五十五
- 卷第一百五十六
- 卷第一百五十七
- 卷第一百五十八
- 卷第一百五十九
- 卷第一百六十
- 卷第一百六十一
- 卷第一百六十二
- 卷第一百六十三
- 卷第一百六十四
- 卷第一百六十五
- 卷第一百六十六
- 卷第一百六十七
- 卷第一百六十八
- 卷第一百六十九
- 卷第一百七十
- 卷第一百七十一
- 卷第一百七十二
- 卷第一百七十三
- 卷第一百七十四
- 卷第一百七十五
- 卷第一百七十六
- 卷第一百七十七
- 卷第一百七十八
- 卷第一百七十九
- 卷第一百八十
- 卷第一百八十一
- 卷第一百八十二
- 卷第一百八十三
- 卷第一百八十四
- 卷第一百八十五
- 卷第一百八十六
- 卷第一百八十七
- 卷第一百八十八
- 卷第一百八十九
- 卷第一百九十
- 卷第一百九十一
- 卷第一百九十二
- 卷第一百九十三
- 卷第一百九十四
- 卷第一百九十五
- 卷第一百九十六
- 卷第一百九十七
- 卷第一百九十八
- 卷第一百九十九
- 卷第二百
猜你喜欢的书
一张彩票
《一张彩票》(Un Billet de loteri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作品写于1885年,共20章。小说的女主人公于尔达手里有一张彩票,这是她的未婚夫奥勒在渔船遇险时装在瓶子里,被人们在寻找遇难者时从海上捞回来的。由于彩票背面有奥勒对未婚妻最后的思念,于尔达将它视为珍宝,不管任何人出多高的代价都不肯脱手。但狠心的高利贷者风闻这张彩票的号码有中奖的可能,便以向于尔达的母亲汉森太太索还她所经营的旅店押金为由,不择手段地把这张彩票敲榨到手,但到了开彩那天,于尔达一家却福星高照:于尔达的未婚夫奥勒从海上脱险意外地回来了;她家那张果然中了头奖的彩票事先已由为图报救命之恩的国会议员、法学教授霍格先生以一万五千马克从高利贷者手中赎了回来,霍格先生还把中彩的十万马克奖金连同那张非同寻常的彩票,一起还给了由他通过海军千方百计从海上搭救回来的奥勒本人,从而使于尔达一家得以幸福团圆。
命案目睹记
《命案目睹记》英国侦探小说大师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出版于1957年,中文名一直没变,英文名有两个:《4.50 from Paddington》;《What Mrs. McGillicuddy Saw》。侦探由简·马普尓小姐(Jane Marple)和克瑞达克督察(Craddock)出场。
唐玄宗文集
唐玄宗李隆基文集,据《全唐文》整理,共930篇。其中制212、诏357、敕154、诰13、批64、册文51、书29;有关宰相张说15、宰相张九龄57、玄元皇帝(老子)13、道士李含光20篇。其中有《禁弋猎诏》、《禁采捕诏》、《禁弋猎采捕诏》是让动物能更好的繁衍生息;而有《禁屠杀鸡犬诏》、《禁屠杀马牛驴诏》,不晓得老百姓能吃什么。
六经正误
六卷。宋毛居正(生卒年不详)撰。居正字谊父(因字通,或作“义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其父毛晃,曾着《增注礼部韵略》、《禹贡指南》等书。居正继承家学,钻研六书。嘉定十六年,诏国子监刊正经籍,被聘司校雠,只校订完四经即因目疾告归,还有《礼记》和《春秋》三传未能校订,即便已校订的四经,也因雕版工人胡乱塞责欺骗官府,使所成之版误字未改者仍十之二三,居正因此作《六经正误》。书前有杨万里序,对此有详细说明。居正在此书中对诸经校刊异同,订正讹谬等作了大量工作。然而改订既多,错误在所难免,有些改订非但与经义不合,于六书亦欠妥当。现存有元刻本一种(其中卷三至五配清抄本),明刻本一种,清通志堂经解本。
八识规矩直解
八识规矩直解,一卷,明智旭解,相宗八要直解第七。
大鱼事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借大鱼敕小鱼,以喻大比丘嘱小比丘,若小比丘不守根门,如彼小鱼随线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