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诤因缘经

作者:佚名
息诤因缘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中阿含周那经之别译。

猜你喜欢的书

咸平集

咸平集

诗文别集。北宋人田锡撰。三十卷。锡字表圣,洪雅(今属四川)人。太平兴国进士。累官谏议大夫,史馆修撰。遇事敢言,不避权贵。慕魏徵、李抗之为人。历事两朝,始终以谏诤为己任。原集五十卷,此本仅三十卷,乃后人重辑。含奏议一卷,书三卷,赋五卷,论三卷,箴铭二卷,诗六卷,颂、策、笏、记、表、状七卷,制诰、考词三卷。锡之奏疏,太宗颇重视,亲自署钥保管。锡之为人,亦为当时称颂。故其没时,范仲淹作墓志、司马光做神道碑、苏轼则序其奏议,亦比之贾谊。诗文乃锡之余事,亦气体磊落,如其为人。有《四库全书》本,《宋人集》丁编本。另有《两宋名贤小集》本,收有《咸平诗集》一卷,载其诗十九首,多为游景感怀之作。

紫皇炼度玄科

紫皇炼度玄科

《紫皇炼度玄科》,撰人不详。似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紫皇,即玄天紫皇上帝,全称「无上至真三宝祖师教主玄天紫皇上帝」。炼度是道教超度亡灵的黄箓类科仪。炼,指以真水和真火交炼亡者灵魂;度,就是修斋行道、拔度幽魂。本篇内容为炼度亡魂之科仪。其仪式包括焚烧符图、鸣法鼓、念神咒、请神、上章、高功宣读表词及祝词、捻香焚香、众道士合词,以及发护送牒等。仪式中所请神灵为紫皇玄天上帝,故名「紫皇炼度玄科」。紫皇炼度除召请主神玄天紫皇上帝外,其仪式方法近似于灵宝炼度。早期道教的紫皇是太清九宫神灵之一,北宋李昉《太平御覧》卷六百五十九〈道部〉载:太清九宫都有僚属,其最高神灵称太皇、紫皇、玉皇。《上清经》还具体阐释说紫皇君居灵应宫。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一〈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纪〉引《上清大洞真经》说: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于是受箓紫皇,受书玉虚」,因此得以成为上清的高仙。《上清经》说天界的太上七极紫微绝辰宝玄金房,其中玉门有一位尊神叫紫皇,还说紫皇君佩六山玉帯神精交蛇之章绶。

大还心鉴

大还心鉴

引寒山子、陶埴真人、马真人及《科仪》诸家。《宋志》、《通志》著录。盖唐五代时所撰。《云笈七签》卷73录入《内丹》部分。观其内容,实述外丹术。

犍陀国王经

犍陀国王经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犍陀王因牛语而悟知不可暴戾残忍,遂舍婆罗门教而归依佛。佛并说牛与王乃宿世拘那含牟尼佛时为兄弟之本生谭。

马有三相经

马有三相经

后汉西域沙门支曜译,说官马三善相

观普贤经

观普贤经

大乘佛教经典。全称《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1卷。该经叙述了佛涅槃前3个月,于古印度毗舍离国大林精舍为诸弟子讲述观普贤行的“一实之道”的故事,颂赞了普贤菩萨的东方净土妙国,宣称普贤观行“不入三昧(禅定),但诵持故,专心传习,心心相次、不离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见普贤”,如行此观法之人罪孽深重,可于七七日尽后,乃至一生、二生、三生后,看见普贤菩萨十方诸佛、多宝佛塔的形像,往生东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