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上海春秋
文集,曹聚仁著。这些手稿和剪报经过作者家属的汇集、整理和学者的校订,续集出版为此《上海春秋》。内分开埠、四郊、洋场杂话、人物、报刊旧话、寺庙、名园、海上剧话、游乐场等十四辑,举凡上海的古往今来、沧桑巨变、风云人物、民情风俗、异景奇观、掌故轶事,皆有展示,不失为“精彩的上海地方史志随笔集”。作者游弋于浩繁史料与文献之间,又往返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论者评为“极有裨于上海史料,同时又是极有兴味的小品文字”。
钦定仪象考成
清代一部以星表为主的天文工具书,由钦天监组织在京监内外人员完成。中国清代对天文观测的专著。主编允禄、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刑部尚书张照。协理者刑部左侍郎觉罗勒尔森,工部左侍郎何国宗、实际负责者钦天监监正德人戴进贤(I. Kogler,1680—1746)与奥人刘松龄(A. De Hallerstein,1703—1774)。分正、续两编。正编于乾隆九年(1774年)开始编撰,十七年完成。由当时的钦天监监正、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戴进贤主编,有26人参加编算。共32卷,分10册。书首两卷是《仪说》,介绍乾隆九年创制的玑衡抚辰仪的性质和用法;后30卷为星表,列有300个星座、3083颗星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及每颗恒星的赤道岁差等。星表使用80年后,因岁差和黄赤交角的变动,产生的误差较大,钦天监又对《仪象考成》进行复测、修订,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成书32卷,称为《仪象考成续编》。由当时钦天监监正周余庆主编,有38人参加测算和编写,共录星3240颗,较前增加163颗。这是一部由中国人独立观测、编算的星表,提供了一批年代可靠的新恒星坐标值。它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如肯定了恒星有自行,并提出恒星也有和行星轨道运动类似的运动等。
安乐康平室随笔
《安乐康平室随笔》6卷,近人朱彭寿撰。成书于1939年,次年排印问世。“安乐康平”4字,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除夕清廷颁赐朱彭寿春联中语,因即以此名其室,并称其书。此书是在《寿鑫斋丛记》成书之后撰纂的一部笔记,据作者自序说,此书“或谈近事,或溯旧闻,或述家风,或抒己见,兴之所至,信笔即书。”这部笔记比《旧典备征》所记题材更为广泛,除朝章典制、人事旧闻外,还兼及诗词、对联、文字音韵、版本目录、古钱币书画等方面的记载和考订。如第5卷中对清朝官撰诸书记事的歧异之处提出质疑或纠谬;第2卷对清代考试制度的某些情况的记述等,都可资考证;第6卷对《清儒学案》一书的编纂过程有详细的叙述,作者自始至终参与此书编撰工作,最后由他总其成,所记述十分可靠。书中有些考据可以增广见闻,如第4卷对某些书名和学者的斋名、堂名的出典进行了考证,谓蒋光煦的《别下斋丛书》语本《困学纪闻》;翁方纲的“复初斋”典出《庄子·缮性篇》;钱大昕的“潜研堂”典出《后汉书·班固传》;魏源的“古微堂”出自陆龟蒙《复友人论文书》;俞樾的“春在堂”则因为馆选时诗中有“花落春仍在”句,受阅卷大臣曾国藩的激赏,所以因事立名,等等。作者一生专嗜收藏、鉴别古钱,所藏颇多精品,第5卷中所列各朝稀见钱币的币值、钱文、收藏情况等等,可以补《泉志》、《泉志补考》等书之阙,也可供古钱币研究者参考。此书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与《旧典备征》合印为1册。
暴风骤雨
长篇小说。周立波著。 部分章节初载1947年12月至1948年1月哈尔滨《东北日报》。1948年4—5月东北书店初版。作品以东北一个名叫元茂屯的村子的伟大变革,反映了东北解放区农村土改运动的全过程。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是土改工作队队长肖祥,在他的启发和组织下,元茂屯以赵玉林、郭全海为首的苦大仇深的农民们,打倒了恶霸地主韩老六。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贫苦农民形象。赵玉林是上卷的主人公,是个硬汉子形象,但穷得人称“赵光腚”。作品着力表现他的勤劳朴实、爱憎分明、坚定地站在斗争第一线的革命精神,以及他大公无私,心怀全局,富于牺牲精神的高尚品格。郭全海是下卷的主人公。作品赋于他一定的理想色彩,突出表现他的组织才干、丰富的斗争经验以及以革命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车把式老孙头是全书放出异彩的艺术形象。作品以充满生活气息的喜剧笔法,刻画了这一既渴望翻身、人格独立,又胆小怕事,沾有不良习气和背有较多思想包袱的农民。这一形象既表明广大农民是革命的基本力量,又显示了教育农民、改造农民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作品故事情节集中单纯,从四斗韩老六到清算杜善人,从清地、挖浮财、起枪枝到掀起参军热潮,脉络清晰,展示了一幅土改运动的历史画卷。小说对东北风俗人情的精当描写和方言土语的应用,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土改运动比较成功的长篇小说,曾获得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
春秋左传译文
亦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儒家经典《春秋》三传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左氏传 “三十卷” ,班固注作者曰“左丘明,鲁太史” 。两汉魏晋学者均无异辞,唐赵匡始疑《左传》非左丘明作。宋元以来疑难者相继而起,争论不休,迄今无定论。《左传》解经,以记载史事为主,用大量可靠史料来补充、说明、订正《春秋》,也有说明“书法”者。所记史实延及鲁悼公十四年,比 《春秋》多二十七年,由于《左传》不以空言论道,故有若干条“无经之传” ,或有经无传,从而不同于《公羊传》、《榖梁传》的体例,成为与《春秋》平行记载春秋时代鲁史的一部编年史,史料价值高于公羊、榖梁二传。叙史详密而周备,兼包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及社会各个方面,自然天象、医学、音乐等等亦有丰富记载,是我国第一部独立的史学著作。行文简练、活泼流畅,特别长于叙事和描写人物。在经学、史学、文学各个方面都有很高价值。此为左传原文译文。
华严悬谈会玄记
四十卷,元普瑞着。钜野洞庭元苍山再光寺普瑞集,消释悬谈文义,乃座主家学问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