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公墓
现代短篇小说集。穆时英著。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6月15日初版。收入的作品有《Graren“A”》、《公墓》、《夜总会里的五个人》、《黑牡丹》、《莲花落》、《夜》、《上海的狐步舞》、《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等短篇小说8篇。书前有作者作《自序》1篇。在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中,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重视主观感觉印象的追求与表现形式技巧的翻新、侧重心理分析和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以及醉心于塑造二重人格等艺术特征。出现于本集作品中最多的有两类人物。一类是那些闲得无聊的各色人,他们把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爱情、婚姻在内)都当作游戏,在他们看来,人生不过是玩弄别人和消磨日子而已。如《夜》中的“他”,“哀愁也没有,欢喜也没有”,只能在灯红酒绿、调情作爱中混时度日。《上海的狐步舞》中的富豪刘有德整日在一家豪华饭店内打牌鬼混,他的年轻姨太太则和儿子跟他要了钱,结伴去享受夜生活。本集中的另一类人物,是那些在生活的轨道上被压扁或挤出了轨道的人。《黑牡丹》中的舞女,为躲避舞客的奸污藏到一家别墅,后来只好以做别墅主人的妻子来摆脱那种疲倦、紊乱、不安定的生活。《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在这方面更具代表性。作品中的5个身份不同的主人公,在一个周末带着不同的苦恼同时来到一家夜总会,疯狂地跳舞,尽情地寻欢作乐,从疯狂中寻求刺激。但出门时,破产了的“金子大王”胡均益忽然开枪自杀,由其余4人把他送进墓地。小说从一个侧面,接触到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外衣掩盖下的黑暗、罪恶和痛苦。
德国的古典精神
本书收集了李长之1933—1942年期间6篇著译(另有一篇附录,是《五十年来德国之学术》的书评),1942年8月16日编次,1943年9月东方书社印行。6篇文章虽长短不一、译述参半,却也有内在联系:第一篇介绍德国古典主义的建立者、为歌德所向往的温克耳曼,第二篇是对席勒影响很大的康德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出的人性的优美与尊严性是德国古典精神的一个基石。接下来两篇是关于古典精神的两大领袖歌德和席勒的。有关席勒的论文的作者是宏保耳特(通译洪堡),第五篇就是关于宏保耳特的介绍。由于宏保耳特太严肃了,就殿之以热狂的诗人薛德林(通译荷尔德林)。这样的编排,在历史的顺序中兼顾了精神的节奏,成为第一部评介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完整著作。
鸳鸯牒
鸳鸯牒,旧谓夙缘冥数注定作夫妻的册籍,“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乃成。”明末文人程羽文创制《鸳鸯牒》,为历史上40位女子另择佳偶。按照出身和个人特点,将她们分成8大类——帝妃8人、名媛5人、宫女2人、女冠2人、才女10人、民女4人、孝女1人、妓女8人。
蜀乱述闻
自东南军起,四川独称完富,是以调饷恒仰于蜀。乃咸丰九年,忽有蓝、李之乱。蓝、李者,蓝朝鼎、李永和。居南昭通大关,以私贩鸦片,往来叙州,为老鸦滩汛弁所觉,以赂免。宜宾典史于育金羡之不满所欲,则告县令汪觐光、千总胡安邦,诱新场烟贩至郡,置之狱。其党初谋劫狱,既闻奉批照屯积例斩,于是其党聚众起事。时承平日久,州县不知兵,奸民和之,遂陷筠连、高县、庆符。知县武来雨仰药死,势益披猖。时有凤山将军署总督、檄提督马天贵守叙府之真武山及吊黄楼,至石梯桥,遇蓝、李,败死。蓝、李长驱而西,杀都司余振海于犍为之箭板场,副将张万禄败死于荣县之黄石坡,遂据五通桥为巢穴,掠盐丁为兵。
摄大乘论释疏
佛典注疏。作者和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存斯2747号背面,首残尾存。尾题:“《摄大乘论释疏》卷第五。”现题乃据内容新拟。本书是对世亲著、真谛译《摄大乘论释》的疏释。《摄大乘论释》是世亲对无著著《摄大乘论》的注疏,故本书是为“复疏”。书中的“《论》本云”,指的是《摄大乘论》,而“《释论》云”指的是《摄大乘论释》。释文从《应知依止胜相第一》的《释引正品第三·出世间净章第五》起,至《释差别品第四·相貌章第七》止,主要诠释关键的词句和观点。与该号正面的《摄大乘论释义记第七》体例一致,抄写笔迹相同。研究者或谓原系同一部著作。本疏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题作《摄大乘论疏》,但编号误为斯274号。
辩意长者子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沙门俱。菩萨万人。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共会围绕说法。时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子。名曰辩意。从五百长者子。各有五百侍从。来诣佛所。前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卻坐一面。於时辩意长者子察众坐定。承佛威神从坐起正衣服。俨然而前为佛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欲有所问。唯愿世尊慈愍敷演。世尊至真。三界无上道德神化。济度群萌普演权道令众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