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凤城琐录
边疆地理著作。清博明撰。一卷。博明字希哲,一字晰斋,蒙古镶蓝旗人,姓博尔济古特氏。乾隆进士。历官兵备道、兵部员外郎。著有《西斋偶得》等。是书为博明乾隆间任官凤凰城(今属辽宁)时所作,约八千七百字。记事止于乾隆十一年(1746)。全书不分门目,对凤凰城清代所设边栅及边门台站的记载,中、朝人民在鸭绿江友好贸易的记载较他书翔实。另外,对鸭绿江特产哈什蚂、拉蛄等乃至山中虎鹿禽鸟、野果山蒿等均有记述。书末附“朝鲜轶事”,主记朝鲜府州县设置、王位承袭以及中朝使者往来。是为凤城传世最早的方志。有《西斋三种》本, 《辽海丛书》本。
本草正
药物学著作。2卷。明·张介宾撰于1624年。为《景岳全书》卷48-49。书中择常用药300种,仿《本草纲目》编述,分山草、隰草、芳草、蔓草、毒草、水石草、竹木、谷、果、荽、金石、禽兽、虫鱼、人等14部,次第介绍其别名、性味厚薄、阴阳主要功效与机理,临床运用范围、注意事项等。作者论药条理清晰,主论持平。相似药物功效比较、药物配伍等阐析甚明。尤擅用熟地,论其功治配伍、炮制等,见解超群。故于书中将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做为药之“四维”以扶阳救阴。
宝祐四年登科录
四卷。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进士题名录。首载御试策题及详定、编排等官姓名;次载进士榜名,共计601人。略载其本贯、曾祖、祖父、父姓名、所治业、兄弟、婚姻、年龄、外氏、字号等事项。其中一甲第一名为文天祥,二甲第一名谢枋得,陆秀夫为二甲第二十七名。 五甲第一百八十九名朱㫼以下脱去24人姓名。末卷载文天祥廷对策、理宗赐进士诗、文天祥恭谢诗、门谢表等。宋代登科录多不传,此录因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三人而为世所重,遂得以流传后世,为研究宋代科举制度较重要资料。有《四库全书》本、《宋元科举三录》本、《丛书集成初编》 (史地类) 本等。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
唐罽宾三藏般若奉诏译, 慈舟法师讲述, 剃度弟子比丘尼释通方记录, 归依弟子优婆夷沈国华记录。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亲闻记○今释此经、概依清凉国师意而述之。大科分二:一者总释名题、二者别解文义。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佛典注疏。宋本嵩述,琮湛注。二卷。宋元祜三年(1088),本嵩应张商英之请至京城讲杜顺的《华严法界观门》,撰《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以禅宗颂古的形式,诠释《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经题及《华严法界观门》。后琮湛又采用禅宗评唱体解释颂文,形成此书。本嵩颂文指出:“深明杜顺旨,何必赵州荣。”琮湛评之日:“通明妙观玄纲,何必参禅问道。”此书从形式和理论两个方面沟通了禅思想与华严思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成唯识论述记
凡十卷,或二十卷。唐代窥基(632~682)撰。又称成唯识论疏、唯识论述记、唯识述记、述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系注解成唯识论一书之著作。撰者为我国法相宗初祖,于书中以佛教论理学(因明)破斥小乘、外道,并说明万法乃由人类存在之根本依处─阿赖耶识之所现,以此而组织佛教教学。本书问世以降,成为我国唯识学之根本圣典;在日本亦为法相宗与各宗之要典,极受推崇重视。本书内容分为五门,即:(一)教时机,分为说教时会与教所被机两种。(二)论宗体,以唯识为宗而谓其体有四重。(三)藏乘所摄,谓成唯识论为一乘之所摄,并为三藏中之菩萨藏所摄。(四)说教年主,以慧恺之俱舍论序论说世亲与十大论师之年代。(五)本文判释,即就本文述释其义。注释书有唐代道邑之成唯识论义蕴五卷、如理之成唯识论疏义演二十六卷、灵泰之成唯识论疏钞十八卷等。本书另有六十卷之单行本。盖自元代以来,本书即告失传,清末杨文会得之于日本,遂集缁素之力,锓板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