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陶渊明集
诗文集。东晋陶潜(365—427)撰。七卷。潜字渊明,又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四十一岁任彭泽令,在任八十余日,毅然解官归稳田园,躬耕自资,卒,私谥靖节。或题作《陶靖节集》。始为梁萧统所编,凡八卷。北齐阳休之增《五孝传》及《四八目》,为十卷。南宋李公焕加以笺注,成《笺注陶渊明集》十卷,凡诗四卷,赋一卷,文三卷,《圣贤群辅录》二卷。有影印本。少有“大济苍生”之壮志,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现存诗一百二十余首,凡四卷;传记、辞赋、疏赞和祭文十二篇,凡三卷。诗歌成就突出,内容丰富。
瞻山医案
清代任贤斗(号瞻山)著。成书于1814~1823年间,约十一万言。初未付梓,仅藏于门人之中,因而未有广泛影响。民国十三年(1924)正式刊印后,方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书共四卷,名为医案,实为综合性医学著述。主要记载任贤斗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验案。其于每一病下,先述其理论源流,多所阐述,次则附录生平精彩验案,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医学著作。本书反映了任贤斗的医学思想及临床经验,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卷首为按时察病总诀,论述认证法则、六气、日分四时、八卦值月等内容,阐述运气学说的临证应用。所载医案以证分类,包括伤寒、伤风、眩晕等六十证,每证首论该证之病因、病机、症候、脉象及论治,后附若干医案。每案详叙证候脉象,析因辨证,立法遣方,用药慎重,多以成方加减。善于汲取前人经验。卷末附方七十六首,以供查阅。本次整理以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1924年浏阳唐文胎室木活字本为底本。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云笈七签》卷六引《四极明科》云,昔黄帝于青城山诣宁封真君,受《灵宝龙蹻之经》,当即此书。今本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分十三章,第一章《黄帝问宁君诀》为全书纲要。假托宁封真君对黄帝演说道法,概述道教宇宙生成理论。内称「玉帝」为无形之至道,显迹化身为玉清天宝圣君、上清灵宝真君、太清神宝仙君,生成三清三十六天,说三洞三十六经,以开化人神。世人修习三洞真经,即能乘气御龙,上升玉清,复本归根。书中多取上清诸经敷陈其说,反映早期道教之神学宇宙观。
三十六水法
古代道家炼丹专著。 又名《三十六水经》、《炼三十六水石法》。 一卷。相传为汉代古籍(一说西汉淮南王 刘安撰)。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法乃汉代古籍。本书为中国炼丹术仅有的两本水法专论之一。将药石化为水的三十六种方法。据称是秘不示人的仙术,得此法者可作神丹而登仙。《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明化石序》:“臣闻凡合大丹,未有不资化石神水之力也。此水之法,虽自黄帝至于周备,则是八公三十六水之道也。……公遂哀矜,授《五灵神丹上经》及《三十六水法》与安。”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是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主要选自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本书中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有些作品,虽与市民无关,但却是从市民的眼光去理解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思想)。
杜甫传
杜甫传记。今人冯至著。最初在杂志上连载,于195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多次重印,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广泛流传。本书的特色之一,是它的朴实和严谨。作者力求每句话都有根据,不违背历史。不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特色之二,是作者站在审视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高度,以热情而深刻的笔触来叙述杜甫的一生以及杜诗的成就和影响。作者还用较多的篇幅介绍杜甫的“三吏”、“三别”,认为它是杜甫诗艺术的一个伟大成就,是一座高峰。特色之三,是它也恰如其分地指出了杜甫的思想局限,周采泉《杜集书录》指出:“用阶级观点对诗人作适当之分析批判,当以此为权威著作。”此书1980年再版,对原书只作了些文字修改,在书前附加重版说明,书后增加两个附录。附录一,是作者1962年所写三篇论杜文字。即:《人间要好诗》、《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1962年4月17日在杜甫诞生12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论杜诗和它的遭遇》,其中一、三两篇专论杜诗,弥补了《杜甫传》由于受体裁限制对杜诗难于展开讨论的不足;附录二,是作者1962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的以杜甫晚年与苏涣的交往为题材的小说《白发生黑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