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

作者:佚名
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

简称《如意轮观门义注秘诀》、《如意轮观门义注》。密教著述。作者不详。一卷。属瑜伽密教莲花部注释书,注释如意轮中心真言及布字观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猜你喜欢的书

审判

审判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长篇小说, 写于1914~1915年间(一说1918~1919年间),没有最后完成。主人公约瑟夫·K是一家银行的襄理,一天早晨,突然被法庭派来的使者宣布逮捕。这个法庭不是官方的,不宣布被告的罪状;被告在判决执行以前保持行动的自由。凡属被告皆有罪,既然开始审判,就无以赦免,被告迟早定要判罪。约瑟夫·K认为自己无罪,因此极力抗拒这种强加于他的暴力。他四处奔走, 延请律师,向他所熟悉的法庭侍从女士求情,向法庭画师寻求庇护。他逐渐发现,在法庭一切活动背后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无人对它负责,它也不向任何人负责;它只是不停地运转,专门与人为敌。约瑟夫·K意识到他自己原来是这个官僚机构中的一员,参与它对人的迫害。于是他产生了“犯罪”感,因此心甘情愿受到惩处。一年以后的一天夜里,两个黑衣使者来到约瑟夫·K的家,把他押到一个采石场的废墟,执行法庭对他的判决,用刀把他杀死,——他本来可以向左邻右舍呼救,从而轻而易举地逃脱,可是他却束手待毙,不进行丝毫反抗。

天路历程

天路历程

英国作家丁·班扬(1628~1688)著。1678年伦敦出版。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西海的中译本。小说通过一个梦境写了主人公克里斯蒂安背着沉重的包袱在路上徘徊,不知何往。经传福音者的指点,他必须离开故乡“毁灭的城市”,朝着“天国的城市”前进。于是克里斯蒂安开始了他的天国历程。他的朝圣之旅体现了基督的一生。他所走的笔直而狭窄的路引导他走过沼泽,穿过绿林、翻山越岭,代表了人的坎坷曲折的道德生涯。他在开始时陷入“绝望之渊”的泥沼中与失望的诱惑相一致。在“困难之山”、“羞辱之谷”和“名利场”,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他受到的最后考验是被监禁在“怀疑城堡”,而他的逃脱最终证明了他抵御引诱的能力。克里斯蒂安最后在精神上作好了朝觐“天国”的准备;他旅途的最后路程——越过“愉悦山”走过“魔场”来到“比犬勤国”渡过“死亡河”,地入“圣城”。书中的讽喻意义是十分明显的。除宗教意义外,克里斯蒂安的历程也象征着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同时班扬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英国乡村路上的一些景象和许多人物,如“无神论者”、年轻的“愚昧无知”、“马屁先生”、“爱钱先生”等,他们既代表抽象的概念,又是有血肉的活人。班扬把他们的动作和谈话写得非常生动具体,因此可以把班扬看成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天路历程》是宗教文学,同时又属于民间文学。班扬为他的宗教信仰曾两次入狱达12年之久。《天路历程》的三分之二成稿于服刑时期。《天路历程》对后来英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世界名著之一,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和方言。

琴堂谕俗编

琴堂谕俗编

二卷。宋郑玉道(生卒年不详)、彭仲刚(生卒年不详)撰,宋应俊(生卒年不详)辑补,元左祥(生卒年不详)续增补。四人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据《宋史·艺文志》所载,可知郑玉道曾撰有《谕俗编》一卷,彭仲刚撰有《谕俗续编》一卷,两书虽相因而作,但各自成书。后其书散佚,应俊辑两家之书合为一编,又作补论,改书名为《琴堂谕俗编》。元人左祥又拾原书之遗,辑《择交游》一篇,增入其书,以尽量恢复其书原貌。其书主要采择经史百家有关伦理纲常及日用故事,旁证曲谕,以示劝戒,故定书名为《谕俗》。文笔流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以家喻户晓。目的以封建伦理纲常劝谕众人,积德行善。但所引皆众书所载,作者发挥己见之处颇少。今有《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敲爻歌直解

敲爻歌直解

刘一明撰,解读吕洞宾《敲爻歌》

旧德堂医案

旧德堂医案

医案。清李惺庵传,唐玉书辑。一卷。惺庵有《证治汇补》已著录。玉书为惺庵弟子,字翰文,上海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根据记录整理成书,约万余字。载案凡六十四则,包括中风、虚劳、血证、腹痛、眩晕、刀伤、血崩、伤寒、胎产、温热、泻泄等证,多为内科杂病中延治、误治之重症治验。每案详叙证候、脉象,分析病因病机,详明辨证机理,立法遣方等项,间有析方论药者。李氏认为 “医贵精详”,故辨证条理清晰,分析细致,据病之标本缓急灵活施治。尤精于脉诊。虽多为常见病证治,亦可见其治学之精。惜其编次无分门类,文辞亦间有艰涩之弊。有抄本藏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三三医书》 本。

升仙传

升仙传

倚云氏著。八卷五十六回。成书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现存初版石印函装本及光绪己亥(1899)坊刊本。书叙明嘉靖间关东才子济小塘赴京赶考,亲见奸臣严嵩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也使自己仕途受挫。济小塘从此看破红尘,弃儒学道,后得到仙人吕洞宾的点化,学得仙术,惩恶济困、除妖救灾,又度化儒生韩庆云,锄除严嵩奸党后,济小塘、徼承光、一枝梅、韩庆云、苏九宫等升仙归真。作品曲折表现的是人民痛恨现实的黑暗却无力改变,幻想借助神仙法术惩恶除奸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