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译注

作者:僧伽斯那
百喻经译注

全名《百句譬喻集经》。亦名《百句譬喻经》、《百譬经》。佛教典籍。“譬喻”原为佛教十二品经之一,指以各种譬喻来叙述佛教道理。由古印度僧人僧伽斯那集录佛教经典中的一百则寓言故事编成,原名《痴花鬘》。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四卷(一作二卷)。现存寓言九十八则,大都是原流传于印度的民间故事,寓意深刻,趣味隽永,具有一定的道德训诫意义。该经末尾对这些寓言与佛教教义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作了说明,谓“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为历代大藏经所收,并有金陵刻经处本及数种现代汉语译本传世。

僧伽斯那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吽迦陀野仪轨

吽迦陀野仪轨

吽迦陀野仪轨,三卷,唐金刚智译,日本佚名题记,俊然题记,传领相觉题记,编号一二五一。

大乘四斋日

大乘四斋日

大乘四斋日,一卷,佚名,编号二八四九。

法华经句解

法华经句解

法华经句解,八卷,宋闻达解并序。 中国早已失传,今得仿宋本于日本而重刊之。

博山粟如瀚禅师语录

博山粟如瀚禅师语录

六卷,清弘瀚说,傅鹏编并后序,淨符序,有像赞、行状、塔铭、塔院记。青原下第三十七世,嗣雪磵奉。依驹本增入并印。卷之首序文(二则),第一卷住博山能仁寺语录上堂一,第二卷住博山能仁寺语录上堂二住高泉语录上堂小参示众住瀛山语录上堂小参,第三卷再住博山语录上堂三,第四卷住博山语录小参,第五卷住博山语录示众一再住博山语录示众二秉拂入室机缘,第六卷拈颂佛事佛祖赞自赞诗偈行状塔铭塔记。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凡三十卷。唐代菩提流志译。又作不空罥索经。说不空罥索观世音菩萨之秘密修行法门。分七十八品。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不空罥索咒经(隋代阇那崛多译)、不空罥索神咒心经(唐代玄奘译)、不空罥索咒心经(菩提流志译)、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宋代施护译)等,皆出自本经卷一母陀罗尼真言序品。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二卷(唐代阿目佉译)则出自本经之母陀罗尼真言序品、秘密心真品、秘密成就真言品等。又本经经文与大日经相类处颇多,由此推知,大日经之编纂与本经亦有关联。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三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罗什译之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同本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