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译注

作者:僧伽斯那
百喻经译注

全名《百句譬喻集经》。亦名《百句譬喻经》、《百譬经》。佛教典籍。“譬喻”原为佛教十二品经之一,指以各种譬喻来叙述佛教道理。由古印度僧人僧伽斯那集录佛教经典中的一百则寓言故事编成,原名《痴花鬘》。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四卷(一作二卷)。现存寓言九十八则,大都是原流传于印度的民间故事,寓意深刻,趣味隽永,具有一定的道德训诫意义。该经末尾对这些寓言与佛教教义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作了说明,谓“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为历代大藏经所收,并有金陵刻经处本及数种现代汉语译本传世。

僧伽斯那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银色鱼鳞谜案

银色鱼鳞谜案

杜克伦城堡是苏格兰高地上一个阴森可怕的地方。 一天深夜,在城堡里发现了玛丽·格里高尔的尸体,她是迪克兰的莱尔德家的妹妹。 她在卧室里被刺死,但房间是反锁的,窗户是锁着的。 唯一能找到罪魁祸首的线索是放在玛丽尸体旁边地板上的银鱼鳞。 邓达斯被派往杜克伦调查此案。格里高尔一家和他们的仆人们很快,也许是太快了,就解释说玛丽是一个善良仁慈的女人。 邓达斯发现了一个更复杂的事实,这个死去的女人的性格残暴。 不久,同样不可能的死亡事件又发生了,一切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迷信的当地人认为附近水域的鱼类是罪魁祸首,但对邓达斯探长来说,天才的业余侦探尤斯塔斯·海利出现了,为这个最邪恶的阴谋找到了一个更合乎逻辑的解决方案。

谢光禄集

谢光禄集

诗文集。南朝宋人谢庄(421—466)撰。一卷。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文学家。文帝(刘义隆)时历太子中庶子,孝武帝(刘骏)时累吏部尚书,领国子博士,明帝(刘彧)初,转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能文,善诗赋。原集已佚。今本系明人张溥辑成。收所著诗文四百余首。主张收复北方,反对与北魏议和,要求不限门阀,广泛任用人材。《怀园引》抒怀念中原欲归不得的悲愁,寓元嘉北伐失败之哀痛。又《游豫章西观洪崖井》诗,亦清雅飘逸。《文选》所录《月赋》亦有名。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它是在总结先秦、秦汉时期数学成就,几经增补而成的,作者不详。现传本大约成书 于公元一世纪。全书共收集了246个问题,连同问题的解法,分为9章。第一章《分田》,讲述分数四则运算法和平面形求面积法;第二章《粟米》,是关于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第三章《衰分》,讲分配比例的算法;第四章《少广》,主要是开平方和开立方法;第五章《商功》,主要是立体形求体积法;第六章《均输》,讲解管理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法;第七章《盈不足》,主要包括盈亏类问题解法;第八章《方程》,包括一次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术;第九章《勾股》,包括勾股定理的应用和简单的测量问题的解法。《九章算术》最重要的成就在代数方面。它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书中记载了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数值解法,还记载了联立一次方程解法,这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1500多年。书中所载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是世界数学史上最早的记载。欧洲直 到16世纪才有正负数的概念。 书中有一道不定方程题,这比西方对不定方程的最早研究还要早3个世纪。《九章算术》自唐朝开始,就成为历代数学教科书。 朝鲜、日本也曾用它为教本。它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已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

太上元阳经[敦煌本]

太上元阳经[敦煌本]

亦称《太上灵宝元阳妙经》。道教经典。成书于南北朝。原书至少应有十八品,《正统道藏》所收仅七品,分十卷。(1)P.2450。首尾均残,存 一百二十行,见于《道藏》本卷四。(2)S.3016。首部残,尾题“太上元阳经卷第十”,存一百三十余行,不见于《道藏》本卷十。(3)P.2366、台北中央图书馆4717。二件内容相同,前者保存较完好,存二百二十二行,首行题“太上元阳经观山品第十六”,七十五行题“太上元阳经净土品第十七”,一百六十四行题“太上元阳经庄严品第十八”,三品均不见于《道藏》本。此经分品叙说道教义理,内容及行文皆袭取佛教《妙法莲华经》、《佛说无量寿经》,改说经者释迦牟尼之名为元始天尊、妙乐真人等,“佛”字改作“仙”字。北周释道安《二教论》、甄鸾《笑道论》、唐释法琳《辩正论》对此皆有批评。

长夏

长夏

现代中篇小说。沈从文著。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10月初版,列入“文艺小丛书”。作品以第一人称手法,描写一个痛感孤独、渴求人间同情与温暖的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小说主人公“我”是一个穷得连出门的车费也没有的知识青年,悲苦的生活使他渴求得到人间的爱。住在西城的大姐和六姐,一个是寡妇,一个是有夫之妇,但都缺少“爱”。“为了收割爱的谷子”,“我”就经常前往她俩住处。在长久的接触中,大姐处处流露出“爱我”的言行,但我感到“大姐的爱我”是“累赘”,因为“我不要太太,所要的只是浪漫的情人”,所以我无法“爱我所不能爱”的大姐,只能同情和怜悯大姐。而六姐没有爱情的生活以及多愁善感的性格正合“我的口味”。因此,“我”和六姐就渐渐相爱了。作品在细腻的心理描写中,剖析了一个凄苦灵魂的追求和矛盾。

颜氏家训集解

颜氏家训集解

训诂著作。7卷。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以卢文弨抱经堂校定本为底本,参校别本,旁以群籍所引颜书,是正文字,勘谬补缺。书后附录各本序跋、颜之推传、颜之推集辑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