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五教章指事

作者:佚名
华严五教章指事

六卷,日本僧人寿灵撰,是一部针对唐代法藏大师所著《华严五教章》(全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的重要阐释著作。法藏的《华严五教章》作为华严宗的核心典籍,系统梳理了佛教各宗派的教义体系,提出 “五教十宗” 的判教理论,为华严宗的教理架构奠定了基础,但其文义深奥,义理精微,对后世研究者构成不小挑战。​寿灵的《指事》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成,书中以详尽的分科、细致的释义,对《华严五教章》的核心思想进行逐句解析。其内容不仅紧扣法藏原典的判教逻辑,将 “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 的内涵与差异层层展开,还结合日本华严宗的研习传统,融入本土化的理解视角,使抽象的教义体系变得更为明晰易懂。

猜你喜欢的书

洞天清录

又称《洞天清禄集》。一卷。宋赵希鹄(生卒年不详)撰。赵希鹄,开封(今属河南)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宋史·世系表》可知其为宋太祖赵匡胤后人。此书所论皆鉴别古器之事,分古琴辨三十二条,古砚辨十二条,古钟鼎彝器辨二十条,怪石辨十一条,砚屏辨五条,笔格辨三条,水滴辨二条,古翰墨真迹辨四条,古今石刻辨五条,古今纸花印色辨十五条,古画辨二十九条。大抵洞悉源流,辨析精审。如谓刁斗乃行军炊具,今世所见古刁斗乃王莽威斗之类,为厌胜家所用;又谓今所见铜犀牛、天禄、蟾蜍之属,皆古人以贮油点灯,今人误以为水滴等,援引考据,皆为确凿。《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书为“赏鉴家之指南”,其言不虚。明朝宁献王朱权甚重其书,曾为刊版于江西。今传《格致丛书》、《唐宋丛书》、《奚囊广要》、宛委山堂《说郛》、《四库全书》本作 《洞天清录》一卷,《读画斋丛书》、《海山仙馆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美术丛书》、商务印书馆《说郛》作 《洞天清录集》一卷。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敦煌本]

道教经典。十卷。成书于南北朝。《正统道藏》所收残本,仅存其第七卷《中和品》(有注)。(1)P.2990。卷五《善胜还国品》,存五十四行。(2)P.2560。卷六《开缘品》,存一百行。(3)P.3341。卷七《中和品》,存二百三十三行。(4)S.6310,P.2474、2326,S.3722。卷八《显真戒品》四件,除重复共约二百三十七行。(5)P.2750、2430,S.4561、9523。卷九《无极九戒品》四件,存一百三十行。(6)卷次不详者有:P.6241、2343、2391、2445,S.107,Дх.517、901、2768。共计约六百十八行。此经托道君为天师张道陵演说道教义理、科戒及道法。每讲完一段,辄说偈一首。其教义内容颇受佛经影响。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五言颂诗一首,言超度飞升,游行上天之事。又《三条别颂》诗一首,内容文字近似《真诰》卷三所载诸真歌诗,盖为六朝上清派道士所作。

三皇文

道家符箓书。又称《三皇内文》、《三皇经》,全称《洞神三皇经》。系《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称。是“劾召万神”之书。传出自黄帝,有道之士得之于山中石壁,原书“作字似符文又似篆文”。陶弘景将此书编入《太上洞神经》。

客窗闲话

笔记小说。清吴炽昌撰。正续集各八卷,共十六卷,一百○五篇。有些篇章各有数则,实收笔记小说一百五十多篇。炽昌号芗厈居士,浙江盐官(今海宁)人。长白山人门生,后放弃科举之途,从事游幕生活。此书自序云:“仆好闲话,与客言言,奇闻轶事,告述连绵。自少而壮,前三十年。所闻所见,已付雕镌。自壮而老,又三十年。投仆所好,搜罗蕃宣,续成八卷,就正群贤。”可见此书写于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至道光末年止,前后经六十年之久。此书所辑多为清代中叶轶事逸闻。描写将军、总督、进士、举人、秀才、州官、小令、幕客、讼师、布贩、米商、农户、车夫、义丐、 卜者、小偷、娼妓、骗子等各种人物形象,还涉及乾隆东巡、嘉庆初年的白莲教起义、道光中的禁烟运动和乡勇在崇明抗击英国军舰等历史事件。如《呆官》、《鸾仙》、《书讼师》、《书安邑狱》等,揭露清代吏治窳败和刑名司法之黑暗;《场外孝廉》、《假和尚》揭露科举制度之弊端,《淮南宴客记》和《查商》反映盐商之穷奢极欲,都有一定深度。亦有神怪故事及迷信成分。叙事简明生动、或诙谐,或辨析,雅俗共赏,文笔遒劲,评者以之与《聊斋》与《阅微草堂笔记》比峙。有道光十九年(1839)初刻本(正集),道光三十年(1850)续集初刻本。光绪间正续集合刊本。今有一九八八年文化艺术出版社正续合集点校本。

东明闻见录

记载南明永历朝有关史事的史书,共一卷,明瞿共美著。《东明闻见录》只记载永历王朝四年史事,从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起,到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终,写到桂林沦陷、瞿式耜殉难便再无下文。瞿式耜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抗清将领,是永历王朱由榔的主要拥立者,也是永历朝抗清军事行动的主要支持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具有坚韧不拔的非凡志向,在万分困难中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致力于复兴明王朝的事业。他拥戴永历帝、驻守桂林“都城”、协调各路抗清义军,为永历王朝的建立维持和当时的抗清运动都立下了汗马功勋,瞿共美作为瞿式耜的族人和部下,以瞿式耜幕府官员的身份常伴于瞿式耜左右,得以耳闻目睹永历王朝的许多军政大事。所以,一方面,《东明闻见录》中的许多记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本人对瞿式耜推崇备至,尊敬有加,故书中有关瞿式耜的记载中便难免有“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乃至于“为亲者讳”的倾向;有些关于瞿式耜的评价,也会难免有溢美之辞,有失公允,这也是我们在重视该书史料价值的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