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随园食单
食谱专著。4卷。初刻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袁枚编。先论烹调原理,后述海味、肉类、禽蛋、蔬菜、点心、饭粥、茶酒等的烹制方法,涉及不少食养内容。全书有序和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茶酒单等章。是一部总结历代烹饪经验的有理论有实践的烹饪食疗著作,见解独到,阐发甚详,对当世及后世的食疗烹饪有很深的影响。作者强调“饮食之正”,认为“食饮虽微,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并认为“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有嘉庆间刻本。
何典
长篇小说。又名《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清张南庄撰。题“缠夹二先生评”,“过路人编定”。十回。南庄号过路人,约于清同治间在世。该书以滑稽幽默、口无遮拦的吴方言,虚构了一部鬼话连篇的鬼世间的鬼故事,通过鬼的故事来讽刺人间的现实,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可谓别具一格。通篇故事都安排在鬼蜮世界里,说的是阴山下鬼谷中三家村有一财主名活鬼,中年得子,不料在谢神还愿之际,有人因斗殴死了,遂被当地土地饿杀鬼讹财,气病而亡。其子活死人少小无依,母亲雌鬼改嫁,为舅母逐出行乞,得遇仙人指点,从鬼谷先生学艺,后因平息黑漆大头鬼等反叛有功,被阎罗王封为蓬头大将,并奉旨与臭花娘成亲,安居乐业。
礼记要义
三十一卷。宋魏了翁撰。《宋史·儒林传》载了翁《九经要义》,明代已不全。《四库提要》著录《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左传》四种,而《礼记》缺残。后阮元从宋刻影抄,并撰《提要》一篇进呈,原书三十三卷,失去一至二卷。始知尚存残本。此本光绪丙戌苏局用姚氏咫进斋所藏影宋抄本校刊。此书取有关《礼记》注疏,据事列类,摘取要义,删节注疏,存其简当,去其繁冗。每段之前,各有标目,以便观览理解。《礼记正义》疏文繁多义理丰富,但不易得其涯略,此书将其删汰过半,又甚精允,可作为研究《礼记正义》的精本。书中第五卷《王制》分上、下,实有三十四卷。今存本缺《曲礼》上、下两篇,故实存三十二卷。今存《四库全书》。
世纬
二卷。 明袁袠 (1502—1547)撰。袁袠字永之,号胥台,吴县 (今属江苏) 人。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广西提学佥事等职。以病告归,读书于横塘别业。著有《皇明献实》、《袁永之集》等书。此书共二十篇,分别为 《官宗》、《遴传》、《简辅》、《降交》、《诱谏》、《广荐》、《崇儒》、《遗士》、《裁阉》、《汰异》、《距伪》、《抑躁》、《久任》、《惜爵》、《惩墨》、《节浮》、《革奢》、《正典》、《实塞》、《均赋》,所论皆指陈时弊,切中要害,毫无所隐。作者在自《序》中,以“凿柄异用,竽瑟殊好,空言无益,祇增多口”之语,指斥不务政事的文臣武将。他在《距伪》篇中谓“今之伪者则不然:其所诵读者,周孔之《诗》、《书》也; 其所讲习者,程朱之传疏也;而其所谈者,则佛老之糟粕也”。“党同而伐异,尊陆以毁朱,不出老生之常谈,庸人孺子皆知其非,而士之好名利,趋富贵者,方以为孔孟复出也”。即指斥姚江末流之弊。其他所论,亦皆忧时感事,发愤而作。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等。
沙弥尼戒经
一卷,失译。沙弥尼初戒。不得杀生。慈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动犹如赤子。何谓不杀。护身口意。身不杀人物蚑行喘息之类。而不手为亦不教人。见杀不食。闻杀不食疑杀不食。为我杀不食。口不说言当杀当害报怨。亦不得言死快杀快。某肥某瘦。某肉多好。某肉少也。意亦不念当有所贼杀。于某快乎。某畜肥某瘦。哀诸众生如己骨髓。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等无差特。普等一心常志大乘。是为沙弥尼始学戒也。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彼时世尊,於後夜起三昧正受。号离垢光。文殊师利童子菩萨。亦以普明三昧。弥勒菩萨导众大士普显三昧。於是贤者舍利弗。後夜寤起自出其室。发心往诣文殊师利。欲入其室。未入之顷。见佛神室则前进矣。睹十万莲华不可称计围绕佛屋。又复遥闻大音乐声若干种响。其大莲华自然衍光。遍照祇树。悉周舍卫靡不见焉。三千大千佛之境界光耀巍危时舍利弗。即立不行。抑而不候文殊师利。不自觉耳处于其室。住文殊师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