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作者:佚名
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仁王般若经、仁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分序品、观空品、菩萨教化品、二谛品、护国品、散华品、受持品、嘱累品等八品。系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示守护佛果、十地之行,及守护国土之因缘,谓讲说受持此经,则可息灾得福。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并称护国三部经。修仁王会时,即用此经。据历代三宝纪载,本经共有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等三译,大唐内典录以下诸录均依其说。然出三藏记集卷四将此经编入失译杂经录,隋代众经目录(法经录)卷二则将此经编入疑惑录,谓此经非为罗什或竺法护所译。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不空奉诏重译,题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略称仁王护国经、新译仁王经。亦分二卷、八品,文词与旧经略同。罗什译本之注疏有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智顗说,灌顶记)、仁王般若经疏六卷(吉藏)、仁王经疏六卷(圆测)等。不空译本则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三卷(良贲)、仁王经疏四卷(净源)等。
猜你喜欢的书
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幼名弁之助,从小便跟著父亲平田无二斋习武,之后未曾再师事他人,完全凭靠著自己的开发与学习修得高超的武术,生平比试六十多次未尝稍败。他的表达力很好,也是深思熟虑之人;有艺术天份,擅于雕刻、绘画,也制作刀箭弓等换取生活所需,并完成《五轮书》、《武术三十五篇》等著作。 可是将剑道发挥于极致,处于“武术家”的顶点的他,却求不得一席身为“兵法家”的官位--武藏晚年亟于在幕府求得官禄,却成了他一生的业障。 深受本地读者喜爱的日本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以一贯的精工细笔,尝试拨开围绕著这位卓越武士身边的迷雾,以独特“司马史观”来描写史上独一无二、最富传奇性的日本武士宫本武藏。不做妄言、虚闻的写作态度,让本书更显清新。作者描绘出的主人翁跳脱浪迹天涯剑客的刻板印象,而是实实在在奋斗向上的武士之一生。
流星追逐记
《流星追逐记》(La Chasse au Météor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原稿共17章,写于1901年,但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而是在作者逝世后经其子米歇尔·凡尔纳修改后出版。修改后的作品共21章;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韦斯顿,正当弗朗西斯·戈登与悉尼·赫德尔森的女儿杰妮即将举行婚礼之时,弗朗西斯的舅舅迪安·福西斯与悉尼这两位业余天文学家同时发现了一颗火流星。消息一经报道,两位业余天文学家便为了争夺火流星的发现权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同时,市民和报纸也争论不休。而天文学家经观察后更是指出,这是一颗价值近六万亿法郎的金流星。两家人的关系至此破裂,婚礼受阻。法国巴黎的一个怪人泽费兰·西达尔由此得到了灵感。他用自己发明的一种机器使金流星偏离了轨道,坠向地球。随后他便与他的教父一同前往金流星的预定坠落地,临时购置了土地,等待金流星坠落。
旅舍备要方
成书于元祐元年(1086年)。宋代董汲撰,木刻单行本。方书。为旅行者“道途有病,治疗有归”而编,所收“经效奇方”证详而法略,使览之者晓然可用,故名。原书共载医方百余首,于明代失传。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神仙紫雪、小半夏汤、半夏化痰丸等46方,收载有30余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如五灵脂“微炒”,槟榔“烧灰存性”,附子“炮去皮”,白附子、天南星、蝎尾、诃子皮“炮”,腻粉、牵牛子“炒”,麻子、麝香、乳香、朱砂、牛黄、马牙硝“研”,黄连“入生姜同杵,炒令紫色”,豮猪血“腊月内以新瓷罐盛,挂于房东上,阴干为末”等炮制方法。
近代名人轶事录
《近代名人轶事录》,不分卷,作者署名杏坡居士,杏坡居士,民国学者。生卒年不详。生平履历不详。主要记载晚清,民国数十人野史,真实性不详,有一定参考价值。
律苑事规
凡十卷。元代省悟编述,嗣良参订。收于卍续藏第一○六册。元泰定二年(1325)序刊。本书系依律藏详说律宗僧侣之行事仪式。乃以律宗之南山及灵芝之著书为基本,兼而参酌禅苑、校定、备用等清规编述而成。
迦叶结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佛灭度后,迦叶举阿难九过,及结集三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