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 妙经文句私志记目次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一(藁草而已未及详悉)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二(从释文方轨尽如是因缘释)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三(从约教释如是终经文住字)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四(从经王城终皆是阿罗汉释位义)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五(从叹罗汉德尽目连)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六(从迦旃延讫菩萨众气类)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七(此下尽竖叹菩萨德从横叹菩萨德下尽通序)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八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九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十(方便品尽释题)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十一(方便品文从初尽于疑请)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十二(从广开显尽过去佛章开人天乘总问答)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十三
- 妙经文句私志记卷第十四(譬喻品)
猜你喜欢的书
西台集
诗文别集。北宋末毕仲游撰。二十卷。仲游字公叔,郑州(今属河南)人。元祐初为军器尉丞,与黄庭坚、张来等同召试学士院,擢为第一,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年七十五岁。有集,《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作二十卷,卷数相差悬殊,传本也久绝于世。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缀编,依晁《志》仍厘作二十卷。 文十七卷,有奏状、札子、表、议、试策、策问、论、序、记、书启、状、尺牍、祝文、墓志铭、行状、祭文诸体,凡四百○二篇。诗三卷,有古诗五言三十二首,七言十六首;五言律诗百一十首,长律四首;七言律诗五十四首;绝句五言四首,七言四十八首,凡二百六十八首。苏轼集中《举仲游自代状》称其学贯经史,才通世务,文章精丽,议论有余。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辩,有珠泉万斛之致,于苏轼文轨辙最近。论事之作类皆明白详尽,切中情理,具有典则,不为浮夸诞谩之谈。其诗也多畅达清新之作,犹以七绝为佳。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另有《山右丛书初编》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有《西台集》拾遗四条,有诗一首,文三篇。
御纂朱子全书
理学著作。宋朱熹著。清李光地、熊赐履等奉敕编。六十六卷。分《为学》、《四书》、《六经》、《性命》、《道德》、《天地》、《阴阳》、《鬼神》等十九门。宋代理学,以程朱之学为正统;宋儒文集、语录,惟朱熹卷帙最繁。其中未定之说,先后互异;门人记述,彼此不同,学者各据一端,众说纷纭。康熙皇帝尊崇朱熹之学,乃诏李光地等集各书中有关朱熹的字句,摘取精要,删削繁文,以类排比,汇为全书,以便学者。该书系统地反映了朱熹的理学思想。认为“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强调“理者天之体,命者理之用,性是人之所爱,情是性之用”。编纂者认为,此书为学者“入圣之阶梯”,“穷经之指要”(《御纂朱子全书·上表》)。是研究朱熹理学思想的主要著作。有《古香斋袖珍十种》本,《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杨岐方会和尚后录
禅宗语录。编者不详。一卷。杨岐方会(992—1049),北宋禅宗僧人,杨岐派的创始人。此书是方会晚年住长沙云盖山时所说语录的汇编。编辑情况不详。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
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界根本成身会三十七尊,由大日如来出生之次第。单名出生义。
观虚空藏菩萨经
一卷,宋昙摩蜜多译。说欲治人罪者,应先决定毗尼,观想虚空藏菩萨。佛住佉陀罗山,优波离问。欲治罪者,云何作观?佛言,先依决定毗尼,敬礼三十五佛。次想此菩萨顶,有如意珠,若见此珠,即见天冠中现三十五佛。珠中现十方佛,或得除罪字印臂。或闻空中唱罪灭,便堪入僧。或使知毗尼者得梦,须更忏悔。乃至八百日治厕,再三七忏。重与授戒。
鹦鹉经
全一卷。又称佛说鹦鹉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昔印度舍卫城有人名鹦鹉摩牢兜罗子,佛尝乞食其家,为说此经。内容述说人身有高下、好恶、清浊、健疾、美丑、贵贱、能无能、贫富、智愚等因果本末。本经之汉译本另有:(一)中阿含卷四十四鹦鹉经。(二)分别善恶报应经,天息灾译。 (三)兜调经,译者佚名。(四)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法智译。(五)净意优婆塞所问经,施护译。[历代三宝纪卷十、大唐内典录卷四、古今译经图纪卷三、开元释教录卷五、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