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道场忏法

作者: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梁志公宝唱等集。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发回向心第六。显果报第七。出地狱第八。解怨释结第九。自庆第十。警缘三宝第十一。忏主谢大众第十二。总发大愿第十三。奉为天道礼佛第十四。奉为诸仙礼佛第十五。奉为梵王等礼佛第十六。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十七。奉为龙王礼佛第十八。奉为魔王礼佛第十九。奉为国王人道礼佛第二十。奉为诸王王子礼佛第二十一。奉为父母礼佛第二十二。奉为过去父母礼佛第二十三。奉为师长礼佛第二十四。为十方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五。为十方过去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六。为阿鼻地狱礼佛第二十七。为灰河铁丸等地狱礼佛第二十八。为饮铜炭坑等地狱礼佛第二十九。为刀兵铜釜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为火城刀山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一。为饿鬼道礼佛第三十二。为畜生道礼佛第三十三。为六道发愿第三十四。警念无常第三十五。为执劳运力礼佛第三十六。发回向第三十七。菩萨回向法第三十八。发愿第三十九,凡八段。嘱累第四十。

猜你喜欢的书

乡愁

乡愁

《乡愁》是黑塞一举成名、跃登文坛的作品。黑塞独特而富有音乐性的文体,描绘心灵思维暗影的观察力,伴随他日后一系列的作品,逐步赢得世界性的声誉。 书中所刻画的佩特在恋爱、感情路上的浮沉、挣扎,友人溺死的打击,人生际遇中遭逢的孤独与寂寞,亲情的呼唤与牵系,青年时期对大自然的向往,使这部作品成为一本动人的教育小说。 黑塞的作品,如诗如画的节奏,宛如小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时而悠扬,时而低沉,带着浓郁诗质的乡愁和对生命执着的热爱,也表现在历经战斗、锤炼之后的领悟,故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

种杏仙方

种杏仙方

方书。4卷。明龚廷贤(云林) 辑。刊于万历九年 (1581年)。汇辑各科单验方,按病证分为中风、中湿、脾胃、伤食、痰火、咳嗽等90门。每门首为七言歌诀四句,略述每病辨证、治疗要领。卷末附“经验秘方”,详介桃源龟龄延寿丹、紫霞丹等的配制和使用。现存初刻本、其他明刻本及日刻本等。

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

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

经名: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撰人不详。内言及陈搏,当出於北宋。言符咒法术。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述三皇派神鬼世界、符印、醮仪及服饵、修持等。书中提到唐臣李靖、五代陈抟等,并称北方真武真君,盖撰于宋。

前夕

前夕

现代长篇小说。靳以著。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9月初版。全书分为4部。这是一部8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没落大家庭中20多个成员不同的经历遭遇,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生活。作者在《序》中说:“在这一个长篇里我企图描写的并不只是琐细的家事,男女的私情,和在日趋没落的一个大城市的家庭中一些哀感。我希望我的笔是一个放大镜,先把那些腐烂处直接地呈现出来,或是间接地衬托出来。”作品着重描写了女青年黄静玲终于走出旧家庭朝气蓬勃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成长起来的经历。她的父亲黄伶之思想偏于保守,但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保持了民族气节。他们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积极力量。作品也刻画了众多的时代落伍者,较有意义的是在唯心论哲学严重影响下的个人主义者静纯,游戏人间的享乐主义者静珠。虽然作品缺少经过精心构思而提炼的典型情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欠深刻,在表现抗战前夕社会各阶级的变化和动态上也显得较散漫,但作品表现了一部分旧中国知识分子走上新生道路的矛盾和心态。

江苏省通志稿都水志

江苏省通志稿都水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都水志。江苏黄河、淮河、运河、江圩、海塘各工,甲于各省。咸丰以后,黄河北行,而郑工之决,南方仍受其累。若仪名以河渠沟洫,不能包括江海各工,今拟名都水志。凡堵筑堤堰闸坝圩塘各工涉河淮江海运河者,皆以类分录。其他小水治绩,则入水利,如疏浚等。几见史志及明清会典,新旧省府州厅县志者,均皆酌录。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全一卷。又称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华严还源观、还源观。唐代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祖述杜顺之‘法界观门’,题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杜书为‘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妄尽还源’意为妄尽心澄,还复清净圆明之自性、本源,即约观成之利益而立名者。此观为圆教之绝对观门。然关于作者,古来有异论,或谓杜顺所作,或疑其真伪,或谓寄显门。本书之大纲准大乘起信论之所明,增数约立六门,又于其六门中别开总为二十一门。本书之注释本有多种,如晋水净源‘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一卷、湛睿‘华严妄尽还源观纂释’五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