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作者:佚名
简称《宝积经》。唐菩提流志等译。一百二十卷。分四十九会。魏晋至唐诸译家以不同经名陆续译出二十三会,八十一卷,称“旧译”;菩提流志新译出二十六会,三十九卷,称“新译”。此经为新旧译合编本。为一部大乘经丛书,以般若为本,泛论大乘教义之各个方面,内容颇为丰富。每一会相当于一部经。如有论述般若性空的《文殊说般若会》,有论“如来藏”的《胜鬘夫人会》,论菩萨六度四摄四无量的《菩萨藏会》,宣说净土法门的《无量寿如来会》,说出家在家法的《郁伽长者会》,说佛身口心三密的《密迹金刚力士会》等。收于《大正藏》第十一册。编入此经的部分会的单译本、异译本达四十余种,皆收入《大正藏》第十一、十二册。
章节列表
升序↑- 序(大唐太上皇制)
- 述(唐朝议郎行河南府告成县主簿徐锷撰)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卷九(竺法护译)
- 卷十(竺法护译)
- 卷十一(竺法护译)
- 卷十二(竺法护译)
- 卷十三(竺法护译)
- 卷十四(竺法护译)
- 卷十五(竺法护译)
- 卷十六(竺法护译)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梁三藏法师曼陀罗译)
- 卷二十七(曼陀罗译)
- 卷二十八(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卷三十六(玄奘译)
- 卷三十七(玄奘译)
- 卷三十八(玄奘译)
- 卷三十九(玄奘译)
- 卷四十(玄奘译)
- 卷四十一(玄奘译)
- 卷四十二(玄奘译)
- 卷四十三(玄奘译)
- 卷四十四(玄奘译)
- 卷四十五(玄奘译)
- 卷四十六(玄奘译)
- 卷四十七(玄奘译)
- 卷四十八(玄奘译)
- 卷四十九(玄奘译)
- 卷五十(玄奘译)
- 卷五十一(玄奘译)
- 卷五十二(玄奘译)
- 卷五十三(玄奘译)
- 卷五十四(玄奘译)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大唐三藏义净译)
- 卷五十七(义净译)
- 卷五十八(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 卷五十九(实叉难陀译)
- 卷六十(实叉难陀译)
- 卷六十一(北齐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 卷六十二(那连提耶舍译)
- 卷六十三(那连提耶舍译)
- 卷六十四(那连提耶舍译)
- 卷六十五(那连提耶舍译)
- 卷六十六(那连提耶舍译)
- 卷六十七(那连提耶舍译)
- 卷六十八(那连提耶舍译)
- 卷六十九(那连提耶舍译)
- 卷七十(那连提耶舍译)
- 卷七十一(那连提耶舍译)
- 卷七十二(那连提耶舍译)
- 卷七十三(那连提耶舍译)
- 卷七十四(那连提耶舍译)
- 卷七十五(那连提耶舍译)
- 卷七十六(那连提耶舍译)
- 卷七十七(後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卷七十八(鸠摩罗什译)
- 卷七十九(鸠摩罗什译)
- 卷八十(隋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 卷八十一(阇那崛多译)
- 卷八十二(曹魏三藏法师康僧铠译)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 卷八十九(月婆首那译)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後秦三藏法师罗什译)
- 卷九十四(罗什译)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
- 卷一百(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隋三藏三藏达摩笈多译)
- 卷一百三(达摩笈多译)
- 卷一百四(达摩笈多译)
- 卷一百五(达摩笈多译)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
- 卷一百八(竺难提译)
- 卷一百九(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卷一百一十(阇那崛多译)
- 卷一百一十一
- 卷一百一十二(失译附秦录勘同编入)
- 卷一百一十三(北梁沙门释道龚译)
- 卷一百一十四(释道龚译)
- 卷一百一十五
- 卷一百一十六(梁三藏曼陀罗仙译)
- 卷一百一十七(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卷一百一十八(竺法护译)
- 卷一百一十九
- 卷一百二十
猜你喜欢的书
仲夏之死
《仲夏之死》是作者创作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11个短篇小说。《仲夏之死》创作于1952年,是作者以在伊豆金井滨听说的真实故事为基础构思而成,描写有情人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场面,催人泪下。《香烟》是他的名篇佳作,得到过川端康成的推荐。作品描绘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及日本国民走出战争阴影的心态。
宅经
二卷。旧题《黄帝宅经》,托名黄帝撰写。《四库全书总目》称:“《隋志》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旧唐志》有《五姓宅经》二卷,皆不云出黄帝,是书盖依托也。考书中称《黄帝二宅经》及《淮南子》李淳风、吕才等 《宅经》二十有九种,则作书之时,本不称黄帝,特方技之流,欲神其说,诡题黄帝作耳。”书中所引书名、人名都为后代人,可见题黄帝撰确属后人伪托。《四库全书总目》又称 “《宋史·艺文志》五行类,有《相宅经》一卷,疑即此书,在术数之中,犹最为近古者矣。”该书以阴阳为纲,以天干、地支加八卦中之乾艮坤巽相配合,组成二十四路,分别形成阳宅图和阴宅图;以八卦定方位,乾坎艮震及辰为阳,以巽离坤兑及戌为阴;阳以亥为首,巳为尾,阴以巳为首,亥为尾,而主于阴阳相得。所有方位均与吉凶相联,因用以考寻休咎。全书目次为序、总论、凡修宅次第法、阳宅图说、阴宅图说。“序”说明相宅的重要性,“总论”按二十四路述说阴阳之理,并转录其他堪舆著作说明吉凶,“修宅次第法”则阐述方位顺序及各种禁忌。该书是相宅著作中较古的一种,所以颇受后人重视。但相宅著作虽与地形、地势及建筑学有某些合理联系,但与阴阳五行等相配合,并穿凿附会地预卜吉凶,则不足取。该书版本颇多,有 《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说郛》本 (一卷)题名 《宅经》,《道藏》本,《夷门广牍》本、《津逮秘书》本、《崇文书局汇刻书》本等题名 《黄帝宅经》。另有敦煌《宅经》,与此本大同小异。
合浦珠
四卷十六回。清徐震撰。长篇小说。叙明天启年间姑苏书生钱兰与赵素馨、范梦珠、白瑶枝三位女子的悲欢离合故事。钱兰早负才名,立意非才色双全的佳丽不娶。妓女赵素馨姿容出众,且通琴画诗赋,钱与其两相爱悦。兵部尚书之子亦倾慕赵素馨,恨怨钱兰,与魏忠贤势力勾结诬钱兰为东林党,陷其下狱。钱兰被朋友救出后去金陵,结识并爱慕范梦珠,而范梦珠曾得异人相告:必持有明月珠之人方能嫁。钱兰出外寻珠,途中又与通诗达文的酒家女白瑶枝相悦。后范梦珠家亦遭陷害,逃往姑苏;又遇强豪子弟渔色,被劫持,几番历险。最后钱兰娶了赵、范、白三人,官至侍郎,富贵而美满。该书叙事不出才子佳人俗套,但在主人公爱情波折中结合描写了明末魏忠贤专权的黑暗,对时代有一定的揭露批判。叙事情节中刻意构设曲折波澜,但以明月珠为定亲条件以至作为情节线索,则显雕琢纤弱。该书有清初写刻本,藏大连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又有康熙间刊本,藏日本东野大学狩野文库。
布袋和尚忍字记
元杂剧剧本。一作《布袋和尚醉屈忍字记》,简名《忍字记》。郑廷玉撰。末本。写弥勒尊者化身为布袋和尚度富翁刘均佐出家。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汴梁富翁刘均佐原是罗汉化身,平时吝啬成性。偶然在风雪中救起刘均佑,与他结为兄弟,让他替自己看管家财。此时弥勒尊者化身为布袋和尚前来点化刘均佐,在他手心写了一“忍”字,劝他出家,他不肯听从。又有一人刘九儿前来讨钱,被刘均佐意外打死,布袋和尚救活此人后,刘均佐勉强同意在家里后花园中出家修行。他后来听说妻子与义弟刘均佑饮酒作乐,本要持刀杀人,后来心灰意冷,见了“忍”字,随布袋和尚出家。但刘均佐仍然凡心不断,放不下万贯家私和娇妻儿女,三个月后终于忍不住,回家后才发现人间已过百余年,孙子都已成老汉,省悟到人生如梦。于是由布袋和尚接引,刘均佐复为罗汉。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
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五个不同的时期,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识丰富,笔调流畅,是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权威版本。
大乘无量寿经
大乘无量寿经,一卷,唐法成译,田广谈题记,尾题佛说无量寿宗要经,九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