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起宗真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历史
史学名著。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是书主要记述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全书分九卷。第一卷记克洛伊索斯对波斯的进攻,作为引起波斯人侵犯希腊人的第一个诱因;作者在这里还记述了吕底亚和波斯的情况,特别是居鲁士进行的征服;第二卷主要介绍埃及的情况;第三卷主要记述冈比西斯和大流士时期的情况,并插入了有关萨摩司之事;第四卷介绍了斯奇提亚和利比亚的情况和大流士对它们的进攻;第五卷主要记述伊奥尼亚起义;第六卷记述马拉松之役;第七卷从克谢尔克谢斯的出征希腊,记述到阿尔铁米西昂和铁尔摩披莱之役;第八卷记述决定性的撒拉米司一役;第九卷记述普拉塔伊阿和米卡列之役,而以雅典军队攻陷赛斯托斯(前478)结束。是书用伊奥尼亚方言写成,明显继承了《荷马史诗》的语言风格,文字生动流畅,富于文采,有浓厚的荷马味道。同时作者又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他从人民群众中间吸收营养,学会了许多民间创作的手法。此外,是书在西方一向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罗马著名政治活动家西赛罗称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其书的记载有不少是亲自调查得来的,有许多都为后世的发掘和研究所证实,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古代世界史、中西交通史、丝绸之路的重要参考文献。传世抄本有10余种,16世纪初出版以来,几乎在各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译本。中国有1959年商务印书馆本,由王以铸译,1985年再版。
名家批注周易
《名家批注周易》以历代名家注疏为基础,配有注释、译文和解说,力图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流传千年的哲理,将《周易》逐卦精解,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可读性强、方便实用的《周易》文本。形象生动地为您解读《周易》。选字注音,并对生僻字重复注音,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阅读。译文和解说,用现代的语言和今人的视角重新解读国学经典。汇集王弼、李鼎祚、孔颖达、程颐、朱熹等历代名家对《周易》的研究成果。
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方著作。4卷。清徐大椿(灵胎)撰。刊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徐氏将《伤寒论》方剂,按方名归类、编次,先列方药组成及服用法,后论主治、间附按语。前3卷列述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白虎汤、五苓散、四逆汤等类方共91首;卷4为“杂法方类”,计22方。总合113方。此书在《伤寒论》方剂著作中,是“以方归类”之代表作,有便于检索、不失仲景原意等优点,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现有初刻本、《四库全书》本等多种刊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1984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校注本。
六艺论
东汉郑玄著。《六艺论》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皆著录为1卷,分论《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特征及其传授的渊源。其中《论诗》云:“诗者,弦歌讽喻之声也。自书契之兴,朴略尚质,面称不为谄,目谏不为谤,君臣之接如朋友然,在于恳诚而已。斯道稍衰,奸伪以生,上下相犯。及其制礼,尊君卑臣,君道刚严,臣道柔顺,于是箴谏者希,情志不通,故作诗者以诵其美而讥其过。”(见孔颖达《毛诗正义·〈诗谱序〉正义》引)指出诗歌艺术有讽喻劝诫、疏通情志的审美教化功能。原书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
阴持入经注
二卷。不著撰人。根据史料分析,此经为汉代安世高(约二世纪)所译。名虽曰经,而首却用如是我闻语气言事。经注释 “阴”有五阴,释“持”谓十八持,即十八界。释“入”谓有十二入。以上为释名。次言十二因缘。提出四正信,总共有四十五法。最后言九次第定第一禅舍五盖,而不及其余禅文。注中共引经论有十三种。因此经流传不广,故影响不大。现常见版本是日本明治三十五年藏经书院大藏经第十五套,第二册。
府君存惠传
府君存惠传,一卷,佚名,编号二八六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