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炬陀罗尼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简斋集
诗文别集。宋陈与义(号简斋) 著。与义卒后,门人周葵得其家藏诗五百余首, 厘为《陈去非诗集》十卷,于绍兴十二年(1142) 刻于湖州,葛胜仲为之序。此本《直斋书录解 题》曾予著录,今已不传,仅存葛序于《丹阳集》 中。今传简斋集有十六卷本与三十卷本之别: 十六卷本出自元刘辰翁《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 集》十五卷本,刘本以编年为序录诗,未附词 作,今存有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刊本。《四库全 书》本据刘本整编,卷首载晦斋引、刘辰翁序, 卷一收赋、记等九篇,卷二至卷一五分体录诗, 卷一六为《无住词》。此本《武英殿聚珍版书》亦 收,《丛书集成初编》据聚珍版排印。三十卷本 出自南宋胡穉《笺注简斋诗集》(附《无住词》笺 注一卷)。胡本首刻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宋 本原刻至清犹存,旧藏常熟铁琴铜剑楼,江宁 蒋氏湖上草堂曾予翻刻,后与元刊《陈简斋诗 外集》一同影印,收入《四部丛刊》初编。《四部 备要》所收亦此本,多附录一卷,校勘记一卷。 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今人吴书荫、金德厚点 校《陈与义集》。台湾亦出版有郑骞著《陈简斋 诗集合校汇注》,所引沈曾植手批旧抄本为中 华本所无。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白敦 仁著《陈与义集校笺》,校勘精审,注释详备。
事物纪原
是流传下来的比较早的一部考证事物起源和沿革的专门类书。宋代高承编撰。全书共10卷,分为天地生殖、正朔历数、帝王后妃、衣裘带服、学校贡举、经籍艺文、什物器用、岁时风俗、农业陶渔、博弈嬉戏、草木花果、虫鱼禽兽等五十五部,每部下又分若干事,共一千八百四十一事。每事目下列引文,多引用原书原文。此书搜罗广泛,天文、历数、典章制度、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及其他许多事物,往往都能找到。由于各条是以类相从,要查找一事,先估计这一事物可能在哪一部,然后在该部查找。例如:观灯、竞渡、乞巧,这都是古代的风俗,我们可在“岁时风俗”部找到。《事物纪原》的特点是,如同书名所标示的是追溯事物的起源,探索事物命名的由来,凡书中所列事物,不论巨细都要“原其始,推其自”。此书特别对一些生活器物、食品等选录较多,还有不少资料可供研究科技史的参考。总之,对一事一物都考索古书,求其缘起,《事物纪原》确是第一部书它将散见于群书中有关事物起源的记叙搜集起来,汇成一编,集中地记录了我国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我们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但此书对事物起源的考证,失误之处也不少,而且有些条目的归部不甚合理,给人查找带来困难。不过,本书毕竟是开考源之作的先河,对后世有明显影响。明、清两代又陆续出现多种这方面的类书。
唐律疏议
原名《律疏》。中国唐代《永徽律》的律文注解。长孙无忌等编撰。最早成于永徽四年(653)。长孙无忌,唐高宗时的太尉。本书是现存最古老也最完整的封建法典的释文,是唐太宗为统一律文的解释,以保证律书的统一适用而诏示下属编写的。分30卷,12篇,502条,其篇目同唐律完全相同,内容包括:名例律,共6卷57条,规定刑事法律制度;卫禁律,2卷33条,是关于警卫宫室和保卫关津要塞方面的法律;职制律,3卷58条,是关于官吏职务及驿使方面的法律;户婚律,3卷46条,规定有关户籍、土地、赋税以及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厩库律,1卷28条,规定国有牲畜和仓库管理的法律制度;擅兴律,1卷24条,关于发兵和兴造方面的法律;赋盗律,4卷54条,是保护封建政权及地主阶级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的法律制度;斗讼律,4卷59条,关于斗殴和诉讼方面的法律;诈伪律,1卷27条,关于欺诈和伪造方面的法律;杂律,2卷62条,内容广泛,包括买卖、借贷、度量衡、犯奸、赌博等;捕亡律,1卷18条,关于追捕罪犯和逃亡士兵及役丁的法律;断狱律,2卷34条,是关于司法审判方面的法律。本书不仅对律文逐条解释,而且还对律书中规定的不够完备之处进行补充、修订,吸收了中国古代律学的成就,是中国封建法制的重要著作,后来成为历代封建立法的楷模,并传入外国,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重要资料。
阿育王经
十卷。梁扶南三藏僧伽跋罗译。僧伽跋罗于梁初至京师止正观寺,受命梁武帝在止正观和寿光殿占云馆译出《大育王经解》由释宝唱、昙允等笔受。据《大唐内典录》卷四引宝唱录载:此《阿育王经》是第二译出,天监十一年 (512)六月二十日于杨都寿光殿译,初翻日蒂躬笔受。《阿育王经》是记述印度阿育王崇护佛教的事迹,以及摩诃迦叶乃至优波毱多等异世五师传持法藏皆因缘始末的史籍。与西晋安法钦所译 《阿育王传》七卷同本异译。《阿育王经》总分九品,分述为九个因缘。”即生因缘 (卷一),见优波笈多因缘(卷二),供养菩萨树因缘 (卷三),鸠那罗因缘 (卷四),半庵摩勒施僧因缘 (卷五),佛记优波笈多因缘 (卷六),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 (卷七、八),优波笈多弟子因缘 (卷九、十)(卷十缺)。加上原始目录漏列了的第三卷中的“毗多输柯因缘,共为九因缘。两译相比,大体相同,详略稍有出入。是研究阿育王时代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见载版本有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无言童子经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之异译。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昔者世尊,游罗阅祇说经散慧。初语亦善中语亦善竟语亦善其义微妙。净修梵行。所讲广普。时王便给使数十馀人。常采好花以给王家。後宫贵人采女大小。一日俱出城外采华。欲还入城路迳遇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