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珠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朝真发愿忏悔文
朝真发愿忏悔文,撰人不详。似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篇为朝礼神真,忏悔发愿之仪文。其仪式程式有念三业咒、祝香、祝功曹、启圣、诵经、忏悔发愿、祝谢等。仪式中启请神宝大慈尊、九辰诸帝真、金母木公、日月星辰、五老三官、四圣四相等诸神垂降感应。行仪者朝礼诸神,忏悔罪过,请求原赦罪愆,解释业报,往生善家。
龙门心法
道教书名。该书是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派律师王常月所撰。此书原是他在北京白云观六次开坛传戒时的讲稿《心法正言》,后由其弟子邵守善,詹守棒作跋,法孙詹太林、元孙唐清善编纂而为《龙门心法》。该书是清朝以后在全真道中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一部道书。正可谓“龙门七代家风,告诸大众”。(《龙门心法序》)《龙门心法》共二十讲。一、皈依三宝;二、忏悔罪业;三、断除障碍;四、舍绝爱源;五、戒行精严;六、忍辱降心;七、清净身心;八、求师问道;九、定慧等持;十、密行修真;十一、报恩消灾;十二、立志发愿;十三、印证效应;十四、保命延生;十五、阐教弘道;十六、济渡众生;十七、智慧光明;十八、神通妙用;十九、了悟死生;二十、功德圆满。该道书特别强调修道者必须皈依“道经师”三宝及“戒行精严”。以戒为例:说这个“戒”字,“是降魔之杵”、“是护命之符”、“是仙丹宝筏。并说“戒律就是玄都禁约,乃三清上圣所定科条”。(《戒行精严》)所谓皈依三宝,即用宗教道德以制身、心、意,从而忍耐行持,始终不变,明暗如一,久契真道,以脱生死。总之,《龙门心法》使教义由偏重内丹清修而转向以严守清规戒律为主的修持方法,被后世说这是全真道的又一次演变。
无名高地有了名
报告文学。老舍著。作于1954年。收于《老舍文集》第7卷。1953年10月,作者随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接着在志愿军某军继续体验生活五个多月,写下了这篇长达22章十数万言的报告文学。为了迫使美军接受停战谈判,早日结束这场罪恶的战争,志愿军某部一营奉命强攻战略要点“老秃山”。他们在地堡成群、火力密集的“老秃山”下守备3个月后,又投入紧张的学习和练兵。接着奉上级的指示,采用“缩短纵深,多路突破”的战术,顽强地投入强攻。全营指战员同仇敌忾,斗志旺盛,经过三个小时的浴血奋战,终于扫清地堡,夺得山头,把胜利的红旗插上“老秃山”的主峰。在二营奉命坚守阵地时,采取了“前少后多,随伤随补”的打法,粉碎了敌人的一次次反扑,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胜利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无名高地终于有了名。作品歌颂了抗美援朝的正义战争,揭示了“玩火者必自焚”的历史规律,塑造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全篇详略得当,疏密得体;场面描写气势恢宏,洋溢着英雄主义气氛和感情;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生动传神,慷慨淋漓,具有壮烈情调和阳刚之美。
先进遗风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二卷。明耿定向撰, 毛在增补。《四库全书总目》称: “是书略仿宋人典型录之体,载明代名臣遗闻琐事,大抵严操守、 砺品行、存忠厚者为多。”明代自嘉靖后, “士大夫怙权营贿,风尚日偷”,而素以“孔圣正脉”自负的耿定向编此集,是为了“陈先进懿行以救时弊”,所以记录的“多居家行己之细事,而朝政罕及焉”。此书《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均入小说家类,而《明志》入史部传记类。
毛诗品物图考
日本冈元凤纂辑,橘国雄绘画。这是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对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植物、昆虫、动物的图释著作。全书共七卷,分为草、木、鸟、兽、虫、鱼六个部类,图配文字考证,其中有 200 余幅插图。此书的价值,首先是在广作参订的基础上,对《诗经》名物做出了新的考辨。《诗经》年代久远,所载名物种类既多,又常见别称异名,难以确解。作者“追索五方,亲详名物”(原书《跋》语),在细审各种经学文献、子史著作以及医类图籍的基础上,比照同异,潜心斟酌,揭示出包括“毛传”“郑笺”“集传”在内的一批前人注释的缺误,提出了自己的新说,值得肯定。书中屡见“享保中来汉种”字样,似属日本中御门天皇享保年间或稍后追记之语;书后木孔恭《跋》语,谓撰于日本光格天皇“天明甲辰”年,即清乾隆四十九年 (1784)。作者自称编纂目的在于“以便幼学”,而全书也具有中日经学文化交流上的客观价值。本书的价值,主要在参考众多版本的基础上对《诗经》名物做出了新的考辨,“追索五方,亲详名物”,在细审各种文献、图籍,比照同异,揭示出包括前人注释的缺误,提出新说。【图片可以下载PDF版阅读】
直道录
《直道录》一卷,和刻本,1668年版,我国莲宗第八祖,明代四高僧之一袾宏著,应属杂文集,内容多记逸闻逸事,地方风俗,杂论等,如含有《习俗》,《阎王会》,《风水》,《徐居士》,《岳王庙》,《舍宅为寺》,《降仙》,《假方误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