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光般若经
作者:佚名
全称《放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亦称《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摩诃般若经》、《摩诃般若放光经》、《般若波罗蜜放光经》、《摩诃般若波罗蜜放光经》、《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经》等。佛教经典。西晋无罗叉、竺叔兰译。二十卷(或三十卷)。是《大般若经》第二会的异译。述记般若波罗蜜法及其功德,并劝众生修持之。共九十品,始《放光品》,终《嘱累品》,经名盖依初品而立。据《出三藏记集》卷七,本经系三国魏齐王甘露五年(260)由颍川朱士行入于阗抄得梵本九十六章六十万余言,后由弟子弗如檀送回洛阳,至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始由于阗僧无罗叉执梵本,竺叔兰口传,祝太玄、周玄明笔受完成。另有异译本:西晋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十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章节列表
升序↑- 放光品第一
- 无见品第二
- 假号品第三
- 学五眼品第四
- 度五神通品第五
- 授决品第六
- 妙度品第七
- 舌相光品第八
- 行品第九
- 学品第十
- 本无品第十一
- 空行品第十二
- 问幻品第十三
- 了本品第十四
- 摩诃萨品第十五
- 问僧那品第十六
- 摩诃衍品第十七
- 僧那僧涅品第十八
- 问摩诃衍品第十九
- 陀邻尼品第二十
- 治地品第二十一
-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
- 叹衍品第二十三
-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
- 合聚品第二十五
- 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
- 问观品第二十七
- 无住品第二十八
- 如幻品第二十九
- 雨法雨品第三十
- 叹品第三十一
-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
- 守行品第三十三
- 供养品第三十四
- 持品第三十五
- 遣异道士品第三十六
- 无二品第三十七
- 舍利品第三十八
- 功德品第三十九
- 劝助品第四十
- 照明品第四十一
- 泥犁品第四十二
- 明净品第四十三
- 无作品第四十四
- 等品第四十五
- 真知识品第四十六
- 觉魔品第四十七
- 不和合品第四十八
- 大明品第四十九
- 问相品第五十
- 大事兴品第五十一
- 譬喻品第五十二
- 随真知识品第五十三
- 解深品第五十四
- 叹深品第五十五
-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
- 坚固品第五十七
- 甚深品第五十八
- 梦中行品第五十九
- 恒加调品第六十
- 问相行愿品第六十一
-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
- 释提桓因品第六十三
- 问等学品第六十四
- 亲近品第六十五
- 牢固品第六十六
- 嘱累品第六十七
- 无尽品第六十八
-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九
- 沤和品第七十
- 种树品第七十一
- 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 当得真知识品第七十三
- 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 无坚要品第七十五
- 无倚相品第七十六
- 无有相品第七十七
- 住二空品第七十八
- 超越法相品第七十九
- 信本际品第八十
- 无形品第八十一
- 建立品第八十二
- 毕竟品第八十三
- 分别品第八十四(丹本作分别四谛品)
- 有无品第八十五
-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
- 诸法妙化品第八十七
- 萨陀波伦品第八十八
- 法上品第八十九
- 嘱累品第九十
猜你喜欢的书
等待戈多
法国贝克特的戏剧。贝克特生于爱尔兰犹太人家庭,后定居法国。《等待戈多》于1953年上演,引起轰动,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全剧共分两幕,仅有5个剧中人。第一幕:黄昏、荒野、秃树、小径、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做着脱靴子、摘帽子等无聊动作。他们在等待戈多。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作者始终没有交待。后主人波卓和仆人幸运儿过场,波卓用皮鞭驱使仆人,大逞威风,被称作“思想”的幸运儿说的话无句读,不知所云,他们下场后,一男孩上场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第二幕:次日同一时间、地点,戈戈、狄狄扯着废话于等待之中,波卓和幸运儿上,一夜之间主人瞎了,仆人哑了,场上4人一派胡言,先后倒地,如蛆虫般爬来爬去。男孩又告: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两流浪汉沮丧,想不理会戈多或自杀都不能,最后还是相约明天再来。这部剧一反传统戏剧的常规,没有完整的情节、没有冲突和丰满的人物形象。全剧的中心是“等待”2字,作者用荒诞的手法,展示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昭明太子集
六卷。梁昭明太子萧统撰。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 (今江苏武进) 人。曾编 《文选》三十卷,裒集秦汉以来诗文甚富,为总集之祖,对后代文学影响较大。自己也擅诗文,有《昭明太子集》。据《南史》本传,统有文集二十卷。此二十卷本至隋唐时犹存,而《宋史·艺文志》著录仅止五卷,《文献通考》更不著录,说明宋末已散佚。今本系明人据类书采掇而成,有明嘉靖间杨慎等核定辽府宝训堂刊五卷本、明叶绍泰刊六卷本,又有明汪士贤辑《汉魏诸家集》所收五卷本、明人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所收五卷本、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所收一卷本。张溥本自张燮本出。《四库全书》用明人叶绍泰刊本凡诗赋一卷,杂文五卷。《四部丛刊》影印明杨慎等校刊五卷本,凡赋一卷,诗一卷,杂文三卷。《四部备要》据五卷本排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出版陈宏天等标点本,以《四部备要》本为底本,末附近人胡寄懋撰《昭明太子年谱》。有四库全书本。
医粹精言
医论。清徐延祚撰。四卷。延祚有《医意》已著录。此书成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载论凡八十四篇,约四万余言。不分类别,论述医道之重要、博闻强记、读书临证、审病须精、考证度量、医医说、四大家辨等理论问题。但其大部分内容论述临床辨证施治与方药,如论治病不出气血痰瘀、郁无虚病、用药分量法则等,对内、外、妇、儿各科中一些重要证治作了专题阐述,或论医籍医象,或论脉理脉表、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或专论方药,并载案十数则。内容丰富,除个别辑自他书外,多为经验心得。如“外治须知”篇按三焦分治疾病,载有按摩、鼻、嗅、敷贴、薰、熨、坐、烘、暖等外治法,简便易行。书中所论,贯通古今,厘正沿误,宗于经旨,且多有发挥。有光绪二十二年奉天 《铁如意轩医书四种》本。
铁拐李度金童玉女
明初杂剧剧本。也称《金安寿》或《度金童玉女》。贾仲明创作。演述天上的金童和玉女下凡了却尘缘的故事: 金童与玉女违背天国的禁律,私底下相爱,被玉皇大帝贬谪人间,降凡投胎为女真族的金安寿和童娇兰。10多年后,在人间邂逅,结为恩爱夫妻,享尽世上的荣华富贵,了却了在天上无法实现的姻缘。最后,复经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度化,再脱凡胎上天为仙。 该剧的词曲写得非常艳丽,其中不少词曲来源于女真族的曲牌。表演则歌舞并重,真实地再现了元代女真贵族的生活,是杂剧中为数不多的反映少数民族的剧目之一。
割台记
清罗惇曧撰。载《庸言》一卷六号。所记《马关条约》订立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之始末甚详。对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台湾爱国军民在刘永福领导下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事迹亦有所记载。
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
凡二卷。收于中华藏第一辑第三十册。唐代慧苑撰。就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中之难字加以注音释义之书。又称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新译华严经音义、华严经音义、慧苑音义。书内附有华严经中梵语之正翻及略解,并引内外典以说明译语之字音、字义。所引之书目甚多,除内典外,尚有教外典籍,如论语、孟子、易经、毛诗、尚书、礼记、庄子、国语、史记、汉书、老子、说文、蜀志、晋书、墨子、淮南子、管子、山海经等,及诸家注本、历来各类形音义辞书,凡百余种。本书是在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之后所撰述者。又本书在高丽藏本、宋、元、明等各版本之间颇有差异,且高丽藏及宋、元等三本均为二卷,明本为四卷,而慧琳音义卷二十一以下至卷二十三收载者则为三卷。日本京都小川睦之辅所藏者,系本书之古写本,题为新译华严经私记音义,今为日本国宝之一。其他有关新译华严经之新增音义者,有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附于大治(1126~1131)年间所写之玄应音义卷一末者,该书撰者不详;另有日人喜海所撰新译华严经音义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七册)。其中,喜海之音义唯于经中之难字付以假名、四声、清浊及反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