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古刻丛钞
碑刻集录。明代陶宗仪编。一卷。共录碑刻六十九种。所录者皆以原碑额为题,全载原文,首尾完备。编排不分时代先后,随得随抄。所录碑刻见于他书者不过几种,余下者皆藉此编得以流传。
脉经钞
脉学著作。3卷。民国孙鼎宜编撰。《孙氏医学丛书》之一。是书卷一列脉形状、凭脉知证、脉部位、三部病候、三部病候治法、三部杂论、三部等同病候、三部虚实、三部决死生法; 卷二列四时脉、五脏脉、五脏脉证生死、五脏脉证治法、五脏脉相反、脏腑气绝证候、五脏杂论、奇经病候、病热脉候、五积脉候、百病生死脉法、医律、平妇人脉、平小儿脉; 卷末附列王叔和《脉经·序》,叔和事略,脉经钞目录、脉经钞序、脉经异同字。全编以《内经》、《难经》及扁鹊、华佗、张仲景之书脉法各据《脉经》补正之; 又以岐伯之言为一集,校之以 《诸病源候论》、《千金方》所载。
月波洞中记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始见于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作一卷,并云:“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中,凡九篇。”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此书亦一卷,称“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石壁上,凡九篇,相形术也”。《宋史·艺文志》著录《月波洞中记》一卷,又有《月波洞中龟鉴》一卷,均无撰人,不知为同书异名,抑或各是一书。其书失传已久,历来术家亦罕有言及,惟《永乐大典》所载尚存,《四库全书总目》以为“盖犹据宋时刊本录入”;并有原序,称“老君题在太白山鸿灵溪月波洞中七星南龛石壁间”,而不及任逍遥其人,似与晁氏所见之本不同。序中语及“钟吕二真人”,序末又题“赤乌二十年七月二十三日”;考吕洞宾为唐时人,赤乌为三国吴国年号,吴人岂能预知有唐朝有洞宾?且赤乌止十三年,又何来二十年?显然是不学之徒妄为附会。不过,清人认为,“其所论相法视后来俗本较为清晰,当必有所传授;篇目自《仙济》至《玉枕》九章,其词亦颇古奥,盖即郑樵、晁公武所言之九篇。疑原本实止于此,九篇以下或为后人所附益,未可知也。然相传已久,今亦不复删汰”,于是析为二卷,收入《四库全书》。书之上卷即《仙济》至《玉枕》九章,论五官骨相气质,兼及全身形体,既成系统,阐述亦明晰;下卷论八限及恶死、疾病、夭折等,较为丛杂。有《四库全书》本、《函海》本、《述古丛钞》本。
养一斋李杜诗话
诗话著作。清潘德舆撰。此书原系其所辑李、杜诗选集《作诗本经》之《总论》部分,后因《作诗本经》未刊而附于《养一斋诗话》之后。凡三卷(一说二卷),卷一论李白,卷二、卷三论杜甫,多取宋以来各家之论,并逐条加以按语,辩短申长,借他家之言以发表己见。论李白推重朱熹之见:“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圣于诗者”,以纠历来“诗仙”之评“虚无不可知”;论杜甫则不满元稹、苏轼、秦观等之“集大成”说,以为未窥底奥:“其所以尊之之由,则徒以其包众家之体势姿态而已,于其本性情、厚伦纪、达六义、绍《三百》者,未尝一发明也;则又何足以表洙、泗‘无邪’之旨,而允为列代诗人之称首哉?”此即元好问“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之意。所辑各家论李、杜之语,亦颇为精审,便于阅者总揽历代李、杜研究之精华。有《清诗话续编》本。
楚汉春秋佚文
西汉陆贾撰。记刘邦、项羽初起以及汉惠帝至文帝时事。《汉书·艺文志》著录九篇,《隋书·经籍志》作九卷,《旧唐书·经籍志》作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亦作九卷。唐以后散佚。清人有三种辑本,一,清茆泮林从《艺文类聚》、《史记索隐》、《太平御览》、《文选注》等书辑录为一卷,编入《十种古逸书》,并见《龙谿精舍丛书》。二、黄奭辑本,见《黄氏逸书考》。三,洪颐煊所辑,见《问经堂丛书》。其中以茆辑最佳。但佚文数量不多,史料价值亦有限。此为洪颐烜辑本,王利器校订。
四书留书
明章世纯撰。六卷。世纯字大力,临川(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天启元年(1621)举人,官至柳州府知府。闻起义军攻陷京师,悲愤而卒。世纯与艾南英、罗万藻、陈际泰并称“临川四家”。其中《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上、下各一卷,《孟子》上、下各一卷。对四书重要章节大旨进行阐述。书前有天启丁卯年(1627)章世纯所著的《序》,后有世纯自作《四书留书跋》。仿刘敞《春秋意林》的体例,分章发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纯与艾南英、罗万藻、陈际泰号临川四家,悉以制义名一时,而世纯运思尤锐。其诂释四书,往往於文字之外标举精义,发前人所未发。不规规於训诂,而亦未尝如讲良知者至於滉漾以自恣。扬雄所谓“好深湛之思”者,世纯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