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河东集
文别集。宋柳开(947—1000)撰。十五卷,附录一卷。开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意学韩愈、柳宗元;后改名开,字仲涂,谓“能开圣道之途”,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进士。曾官宋州司寇参军、右赞善大夫、常州及润州知州、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985),因与监军争斗,被贬为上蔡县令,后复原职,知全州、桂州等地,徙沧州道病死。是集收默书、海说等论著一卷, 自传一卷,论、碑文、书、表、序等十三卷。附录收张景编柳公行状。开为宋代古文运动之先驱,集中《上符兴州书》、《应责》、《汉史扬雄传论》等,反映其反对五代颓靡文风,主张以六经为榜样,提倡古文,宣扬文道合一等理论,为后来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之先声。然其创作实践上成就不高,除《上窦僖察判书》平易而有文采外,大都辞语艰涩。蔡絛《铁围山丛谈》、盛如梓《恕斋丛谈》、王士祯《池北偶谈》,均对其文有评述。有《四库全书》本,《三宋人集》本,《四部丛刊》影旧抄本,题名作《河东先生集》。
九华集
诗文集。南宋员兴宗撰。25卷。凡诗4卷,奏议3卷,表策4卷,书启小简5卷,论2卷,记序2卷,偈子疏文1卷,《论语解》1卷,《老子解略》1卷,《西陲笔略》1卷,《绍兴采石大战始末》1卷。又附录1卷。兴宗字显道,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未第时读书九华山,因以自号。历官著作郎兼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等。本集为其孙荣祖所编,刊于宝庆三年(1227),李心传等为序。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为50卷。原本久佚,今本为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四库全书》著录。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李心传序称兴宗乾道间以敢言著称。今所存奏议如《议征税疏》、《议国马疏》,涉及国计民生;《盐法之弊策》等指陈时弊;《西陲笔略》及《案敌情轮对札子》等涉及边关军政,皆可与正史相参。作者以学问淹雅闻,集中存与张栻、陆九渊往复书简多篇,皆论辩理学命题。其文亦力追韩、柳,骨力颇称峭劲。
此事难知
二卷。元王好古撰。王氏对仲景之学推崇备至,同时亦推崇其师李东垣的伤寒之论,于是乃著此书光大东垣之学,元至大元年(1308)撰成此书。此书集东垣医学论文、医学理论。专述东垣之绪论,于伤寒证治十分详审。《四库全书提要》评此书云: “史称杲(东垣) 长于伤寒,而《会要》一书元好问实序之。今书已佚传,则杲之议论犹赖此以存其一二。”书前有至大元年自序,称其得师之不传之秘,旬储月积,浸就篇帙。上卷集论文三十六篇,对脏腑、病源以及仲景之法加以论述,收载张仲景伤寒论方证七十九则; 下卷载论文五十八篇,阐述经络、脉证等内容,对难解论说多附图解,并附录十六种杂证。书中对于伤寒六经证治尤为详细。论述尊经但并不拘泥于经,多有精僻独到之见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对研究东垣学说及古代医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元至大元年刻本、明成化二十年 (1484)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本、《四库全书》 本。
缁门崇行录
全一卷。明代袾宏辑。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作者因慨叹末世出家沙门之堕落,故撰辑本书,内容简述自佛世至明代,百数十位有德行之出家沙门。
大唐内典录
凡十卷。略称内典录。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编。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东汉至唐初译者二二○人,经典二四八七部八四七六卷。系参考历代三宝纪、法经录、仁寿录等,撷长补短,检讨一切经之内容与目录而成。麟德元年(664)成书。共分十录。卷八(历代众经见入藏录)乃根据西明寺现藏入藏目录所著,为本书最具特色之部分。卷十(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则根据出三藏记集、历代三宝纪、法经录之记载,另加上若干道宣所查定之经典,共举出疑伪经一六二部。此外,本书另有灵验谈等。又继本书之后,有续大唐内典录一卷,亦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或谓亦道宣所作,或谓智升撰,迄无定论。
分别善恶报应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