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邻尼经

作者:佚名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邻尼经

元魏北天竺沙门佛陀扇多译,与《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华梵双具,止有四十八句。

猜你喜欢的书

湄丘集

湄丘集

诗文集,明邢宥著。邢宥,文昌(今属海南岛) 人。正统十三年(1448) 进士。授任御史,出巡福州。获真盗,释被诬。天顺中,任台州知府,有治绩。受牵连贬为晋江丞。宪宗复其官职,改任苏州知府。因推荐升任浙江左参政仍管理知府事。开丹阳河,筑奔牛闸,省运费,方便百姓。后兼理两浙盐政。居数载,引病归。《海南先贤诗文丛刊》之一,《海南先贤诗文丛刊》辑录了自宋代道教名家白玉蟾以至清末期间若干海南先贤的诗文著作共计26种,约500万字。

还真集

还真集

元末明初全真道道士王道渊撰。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卷首有洪武壬申年(1392)张宇初序,称赞此书「信达乎还丹之旨」。书中所收王道渊诗文,皆论述内丹。上卷所收《金丹妙旨》最为系统。其丹法主性命双修。大略以先天三宝(元精、元气、元神)炼合后天三宝(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使精全、气全、神全。谓「修仙之法无他,全此三者而已」。其下手工夫,当于心静无欲之时内观养性,「回光返照、绵绵若存,如鸡之抱卵,如龙之养珠,自然神御于气,气养于冲,混融于心,太虚同体」,又当于冬至癸生之时闭关行功,抽坎填离,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使「一气周流,三元归体,真火煅炼,结成金胎空炁,谓之符火还丹。久久行之,渐凝渐结,太虚同体,与道合真矣」。卷中、卷下收录论说五篇,诗词歌诀二百余首。亦多言内丹,以精气神、身心意「三全合真」,性命混成为还丹秘要。谓还丹之道,不过以神气混合而复归本来性命之全体;惩忿窒欲即丹家取坎填离,水火即济之道,又称圣人心与道合,虽梦非梦,凡人心贪著事,神染于欲,梦幻颠倒。人性「本自圆成」而无不善,因禀受气质不同而有善恶之分,若能了悟本性则「万法昭然」。书中亦倡言三教合一,谓三教之道本来同祖,「其实不离乎一心之妙也」。部分诗词描写全真道家风,颇为传神。王道渊丹法与李道纯相近,皆为南宗与全真道合流之丹法。

李贺诗集

李贺诗集

唐代诗人诗歌辑选,李贺,字长吉,生于贞元七年,卒于元和十二年(即公元790-816年),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家居昌谷,以乐府诗著称。本集以施铁民(DavidSteelman)先生输入的《全唐诗》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李贺诗歌集注》中的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为校本,共编入一百七十六题,二百四十三首。李贺存世之作,古本只四卷,二百一十九首。逸诗二十三首编为外卷,内多伪作,其中《白门内》与卷四《上之回》重文,删去。补遗二首见郭茂倩《乐府诗集》,似皆后人拟作。另有《锦绣万花谷》、《海录碎事》所引断句数则,尤不类,故弃而不录。

石湖诗集

石湖诗集

宋诗别集。34卷。范成大著。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范成大有《石湖集》136卷。《宋史·艺文志》载《石湖大全集》卷数与《直斋书录》相同。原书已散佚。清康熙年间有黄昌衢和顾嗣立专刊行范成大诗歌创作部分刊行。《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所据即顾嗣立本。全书按年代为序,编为各体诗歌33卷、赋及楚辞1卷。卷首有杨万里、陆游作序。杨万里序中赞扬范成大诗“清新妩丽,奄有鲍谢;奔逸俊伟,穷追太白”。《四库全书总目》曾对范成大的诗歌做过简要评述:“成大在南宋中叶,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今以杨、陆二集相较,其才调之健,不及万里,而亦无万里之粗豪;气象之阔不及游,而亦无游之窠臼。初年吟咏,实沿溯中唐以下,自官新安掾以后,骨力乃以渐而道,盖追溯苏黄遗法,而约以婉峭,自为一家,伯仲于杨、陆之间,固亦直也。”

编年通载

编年通载

编年体史书。北宋章衡撰。原本10卷,或作15卷。衡字子平,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嘉祐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累官宝文阁待制、集贤院学士。章衡患学者不知古今,以世传运历书十余家浅陋不足观,乃博采经史百家的记载,研磨20余年编成是书。纂历代帝系年号,贯以甲子,始自唐、虞,迄于宋治平四年(1067),总3,400年事。于世数代易、历统相传、年名国号、灾祥善恶等,无不具载,有关存亡纲纪之事,均按年编录,颇为简要。对旧史中讹谬疑误处,皆刊正明辨之。熙宁七年(1074)表进于朝,为神宗称道,谓可冠冕诸史。元祐三年(1088)其族父章楶为之序而刊印。今仅存残本4卷,记帝尧至西晋太康元年九月事,卷首有章楶所作序及章衡进书表各一篇。有《宛委别藏》、《四部丛刊三编》本。

径石滴乳集

径石滴乳集

凡五卷。清代僧山铎真在编,石源机云续编,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系临济宗无准师范之道脉传统之丛传。自无准师范,及其法嗣第一世径山净慈寺之断桥妙伦至第十七世,除去别收于语录之九人外,共计二三八人,记述其本录及语要。真在示寂后,由门人机云续成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