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法清净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会稽三赋
地理杂志。南宋王十朋撰。三卷。十朋字龟龄,乐清(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谥文忠。著有《梅溪集》。绍兴二十八年(1158),十朋官越州添差签判,仿《三都赋》体作此编。乃《会稽风俗赋》、《民事堂赋》、《蓬莱阁赋》三篇。嵊县周世则注《会稽风俗赋》,后郡人史铸病其不详,又为增注,并注后二赋。周、史俱为当时人,故所注颇为征信详赡。十朋有《梅溪集》行世,收有《会稽三赋》及周世则注,未收史铸注。
南华真经副墨
八卷。明陆西星撰。陆西星,字长庚,号方壶外史,其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所作《南华经副墨》,当成于焦竑以前,所以焦竑作 《庄子翼》引陆西星之说颇多。此书卷首有陆西星从子律序,作于万历六年戊寅 (1578)。可知其从子与焦竑 (1540——1620)同时代或稍早于焦竑。此书编次依郭象注本,又以 《天道篇》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八字分标八卷。每篇逐节诠次,篇末为韵语,总论一篇的旨意。此书名为“副墨”,是取《大宗师篇》墨子之语。其要旨是说南华子(即庄子)祖述道德,又与佛家不二法门,提倡老释合一。其言博辩恣肆,词胜于理。谓 《天下篇》是《庄子》后序,历叙古今道术,而以己承之,即《墨子》终篇之意。陆氏之论,颇有见地,所以后世注《天下篇》的,都承用其说。陆氏对全书的解说,也颇有发挥,所以焦竑等人解《庄子》都常引之。此书也是后世研究《庄子》的重要史料之一,可惜传本无多。清《四库提要》据两江总督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饮冰室评词
梁启超撰。由“乙卷”、“丙卷”、“丁卷”、“附录”四部分构成。历评两宋及清代词人近三十家。梁氏评词首重词中所表现的情感,尤推崇辛弃疾、蒋万里等抒发爱国情感的激楚悲壮之作。其对历代名家词抒情艺术的评点和论析,时见精彩,表现出评论者对词学的精深造诣。是书未单独刊行。唐圭璋由梁令娴所编《艺蘅馆词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刘逸生校点本)辑出,收入新版《词话丛编》第五册。其后,陈少松增编为《梁启超词评辑要》(见南京师大《文教资料简报》1988年第一期)。所据资料除《艺蘅馆词选》外,还自梁氏《饮冰室诗话》、《王荆公》、《清代学术概论》、《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辛稼轩先生年谱》等论著及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中择要辑录,故最为丰富。
世纬
二卷。 明袁袠 (1502—1547)撰。袁袠字永之,号胥台,吴县 (今属江苏) 人。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广西提学佥事等职。以病告归,读书于横塘别业。著有《皇明献实》、《袁永之集》等书。此书共二十篇,分别为 《官宗》、《遴传》、《简辅》、《降交》、《诱谏》、《广荐》、《崇儒》、《遗士》、《裁阉》、《汰异》、《距伪》、《抑躁》、《久任》、《惜爵》、《惩墨》、《节浮》、《革奢》、《正典》、《实塞》、《均赋》,所论皆指陈时弊,切中要害,毫无所隐。作者在自《序》中,以“凿柄异用,竽瑟殊好,空言无益,祇增多口”之语,指斥不务政事的文臣武将。他在《距伪》篇中谓“今之伪者则不然:其所诵读者,周孔之《诗》、《书》也; 其所讲习者,程朱之传疏也;而其所谈者,则佛老之糟粕也”。“党同而伐异,尊陆以毁朱,不出老生之常谈,庸人孺子皆知其非,而士之好名利,趋富贵者,方以为孔孟复出也”。即指斥姚江末流之弊。其他所论,亦皆忧时感事,发愤而作。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等。
破邪论
凡二卷。唐代法琳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书中评破道教之邪说。唐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书高祖,以为寺塔、僧尼多于国有害,列述十一条,极力排佛,主张废除佛教、沙门还俗。时法琳等奉敕辨破之,更著书反驳傅奕之邪说,揭示道教之说反于世有害。卷首冠有虞世南之襄阳法琳法师集序。
牟梨曼陀罗咒经
开元附梁录第一出,与《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同。前欠序分。后有分别木法坛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