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崇祯长沙府志
10卷,明雷起龙修,吴道行纂。雷起龙,四川井研县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十二年(1639)任长沙知府。吴道行字见可,号嵝山,善化(今长沙)人,诸生,撰有《岳麓书院志》、《善化县志》、《嵝山集》等。是志为吴氏率二子于崇祯十一年始修,次年成书付梓印行,纪事止于刻印年。全书分20门62目,约40万字。体例因袭(《嘉靖)长沙府志》而内容稍有损益,类目简明,颇具典则,据事直书,史料颇为可信。为明代方志上乘之作。明崇祯十二年刻本原为10卷,今存卷1至卷3,卷5至卷9,藏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名义考
明人周祈撰。成书于万历十一年(1583)前。凡十二卷,天部、地部各二卷,人部、物部各四卷。条目浩博。主要阐述得名之由。如卷三“朝阳夕阳”条:“《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盖山东迎日,故曰朝,山西送日,故曰夕,非旦暮之谓也。张华有‘凤鸣朝阳’之说,始指为晓日,而谓夕阳为落日者,自昔诗人益纷纷矣。”卷五“稗官”条:“《汉艺文志》:‘小说出于稗官’。细米曰稗,王者欲知闾巷风俗细碎之语,故立稗官。”《四库提要》谓此书“订谬析疑,可取之处为多”。但时有讹误,如论星月而不知推步之术,论河源则多据《山海经》等传闻。引文亦往往不著出处。万历十二年刻,后多次重刻。《四库全书》入子部杂家类。清以后有《湖北先正遗书》本,较为易得。
增删喉科心法
喉科学著作。清刘序鹓纂辑,潘诚增订,首刊于道光二十七年 (1847),后屡有刊刻。是书不分卷,含临症要诀、阳症喉痹、缠喉风、紧喉风、哑瘴喉风等32篇,附医案。辨论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简明允当。为喉科著作之佳篇。
杂病治例
一卷。明刘纯撰。刘纯字宗厚一字景厚,为当时名医,咸宁 (今陕西西安)人。其父受学于朱震亨。著有 《玉机微义》、《医经小学》、《伤寒治例》等书。本书成于永乐六年(1409)。末附有《兰室誓戒》四则。刘纯承其家学,又从游于同乡冯庭干、许宗鲁、邱克容等人,深受其影响,于是择其纲要,著为此书。书中分为七十二证,每证均各标其攻补之法。多为相传口诀,故略而不详。据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四库全书总目》 收为存目。
清史演义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40回。陆士谔著。有上海大声图书局1913年至1915年初版铅印本、上海中央图书公司1923年石印本、上海民众书局1929年石印本等。卷首有作者《序》。该书从爱新觉罗氏的祖先写起,至宣统皇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为止,时间跨度达300余年。所写内容大体与史实相符。其写法也采取平铺直叙之法,基本上按照历史顺序加以叙述。主要内容是写清朝入关之前的创业情况,入关之后十代皇帝的重大内政外交措施。对于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叙述尤详,诸如林则徐禁烟、列强火烧圆明园、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法之战、中日甲午之战、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作了较为翔实的叙述。作者在《序》中说,此书“于秘闻国政虽未尚弃置,而于名将之战绩,世潮之变迁,尤三致意焉”。即作者没有在所谓“宫闱秘闻”上作文章,而把笔墨主要用于重大的战争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其可取之处,也因此而成为普及历史知识的较好读物。但因清朝的历史较长,人物众多,事件纷繁复杂,而作者在剪裁方面又做得不够,因而文学性较差,只能当作通俗历史书来读。
明光宗实录
明官修。八卷。记光宗在位期间史事。天启初年,以叶向高等为总裁官,与《神宗实录》同修,三年(1623)成书。后魏忠贤当国,以其党霍维华主持改修,对原稿大加涂抹。改本未及上而熹宗死,至崇祯元年(1628)始进呈。事后,霍本与叶本并存皇史宬。今之影印本为叶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