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作者:佚名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一卷,唐那提译。佛依庄严王菩萨之请问而作方曼荼罗,说供养地藏菩萨等八大菩萨。佛在耆阇崛山,有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大会庄严之因?佛言,昔作方曼荼罗供八菩萨所致。谓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执金刚主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止诸障菩萨,地藏菩萨。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叙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叙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北宋陈景元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作者自序,自称幼年出家访道,老归茅山,欲诵《大洞真经》。因原经文字讹谬,「遂将前辈修习之本及茅山藏本比对隐书,辄撰音义,兼疏同异,粗解所疑」,可见此书系《上清大洞真经》之校释本。其经文首载《灭魔神慧玉清隐书内祝隐文》,然后依次列载三十九章经文。作者又摘取经文中单字或词句,注解其读音词义,或校勘其文字。是为现存《上清大洞真经》之最早版本,可校正《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所载六卷本。《上清大洞真经》文字篇卷之误。

涌幢小品

涌幢小品

三十二卷,明朱国桢撰。此书作于万历三十七年到天启元年(1609—1621),历时十三年。共一千四百五十二条,约四十万字。所记多为作者耳闻目睹的明代朝野典故、遗闻逸事,也有一些考证方面的内容。其中有关明代掌故和人物的记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上自朝章典制、政治、经济、徭役、清军勾补等军国大事,下及社会风俗、人物传记、琐事遗闻,都有所涉及。尤其是对明代中叶的人物,如戴冠、王守仁、沈周、吴昂等人事迹的记载,相当生动详备,可以与史传互相参证。此外还记载了东南倭寇骚扰情况,以及隆庆、万历以来农民起义和市民抗税暴动的史实。其他如关于均田定役、关于遵化冶铁炉的记载、关于延安石油的记载,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经济、矿产及提炼技术已相当发达。书中还有关于明代官修书籍的情况的记载以及对一些习见名词的解释等,可以据此考证文献流传、名物制度。该书深受学者重视。版本主要有明万历本、天启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标点本。

慈航大师全集

慈航大师全集

慈航法师(1893-1954)俗名艾继荣,闽北建宁县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中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为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开展打下基础,对台湾佛教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慈航法师示寂后,弟子们组成“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整理遗稿,印行《慈航法师全集》,计上、中、下3册,内容共5篇,第一篇是《相宗十讲》,第二篇是《大乘起信论讲话》,第三篇是《十二门论讲话》,第四篇是《成唯识论讲话》,第五篇是《菩提心影》,全书130余万言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

佛典注疏。唐法成述。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是唐大中年间(847—859)法成在敦煌开讲《瑜伽师地论》时由听讲僧众笔录而成。内容是对《瑜伽师地论》逐卷分科,并包括对《瑜伽师地论》的简单注释。本书与《瑜伽师地论随听疏》同为研究当时唐蕃佛教及法成其人的珍贵资料。未载于历代大藏经。

天请问经

天请问经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说福非火所烧,少欲最安乐等。共九问九答,皆切于开示众生者。

佛般泥洹经

佛般泥洹经

佛教经典。西晋泰始五年(269)竺法护译(《开元录》误作帛法祖译)。二卷。内容与《长阿含》之《游行经》大同。此经为部派佛教“涅槃”说的一种,与大乘《大般涅槃经》不同。异译本有:《大般涅槃经》三卷,东晋法显译;《般泥洹经》二卷,失译人名(或作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原本残一卷,《开元录》为之补全。因阿阇世王遣雨舍大臣,问伐越祇国事,佛为说七不衰法。大臣去后,为比丘说七七之法。次说四痛八戒之法,乃至受奈女供,展转游行,至双树间入灭,焚身起塔,结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