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作者: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凡十六卷。印度提婆设摩(梵Devas/arman ,意译天寂、贤寂)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识身足论。略称识身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乃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说明识心与肉身相应具足,应如法修行。有七千颂,分为六品,即:目干连蕴、补特伽罗蕴、因缘蕴、所缘缘蕴、杂蕴、成就蕴。初品论破目干连之过去无体现在有体说,建立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第二品论破补特伽罗论者之有我说;第三品以下叙述教义,显明我空法有之说。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报学史

中国报学史

戈公振著。写成于1926年6月,1927年1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绪论、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创始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民国成立以后、报界之现状等6章。叙述了从古代邸报迄1926年初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其报界现状一章,对报馆组织、广告、发行、印刷、附刊与小报、华侨报纸、通讯社、报业教育、新闻团体、报纸法律……等17个方面,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书中附有大量原始材料和报刊插图多幅,对外报的文化侵略,对清廷和北洋军阀政府的新闻压制政策,进行了鞭挞。此书出版后,受到广泛重视,影响久远。解放前共出4版,日本人小野保曾译为日文,改名为《支那新闻学史》,1943年在日本东京出版。1955年3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重印,由戈宝权撰《前言》,附录《英京读书记》。香港太平洋书店于1964年翻印;台北的台湾学生书店也曾影印,至1982年计出4版。中国新闻出版社,于1985年11月再印,戈宝权撰《谈戈公振和他的〈中国报学史〉》,附录杨瑾琤、宁树藩、方汉奇、王凤超的《中国报学史史实订误》。

崇实堂医案

崇实堂医案

医案。清姚龙光撰。一卷。龙光字晏如,丹徒(今属江苏)人。幼承庭训,治文史,明算学。二十七岁时因患病误治,后又有请医难至之苦,遂矢志于医。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集个人验案撰成是书。计二万余字。卷首为崇实堂医学刍言,论述病分客惑(即伤寒温病)和杂证两种,及习医者学问由博而约、由粗而精,才能左右逢原,并抨击医界积习。次叙医案四十余则。包括伏邪温症、阴虚火结、血崩、脾虚湿重等证治。每案简述病症、病史,分析病因病机,并述诊断、辨证、方药及预后,简要明了。所载多为延治误治者,其中以外感温病证治为多。有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一九二三年裘吉生刊《三三医书》本。

渔庄邂逅录

渔庄邂逅录

渔庄邂逅录,南宋道士自然子吴悮撰。一卷,收人《正统道藏》太玄部。本篇为炼制外丹之记录。作者自称乾道八年(1172)与虞仲谋、刘先生邂逅相逢于渔庄,三人结为丹友,试炼金丹,由作者记录以传将来。书中首先解释金液大丹之名,其次分章论述炼丹五转之要。第一转配合阴阳,名日太初;第二转混沌胚浑,名日太极;第三转二仪剖判,分别阴阳;第四转攒簇五行,变化四神;第五转变化尽由中宫土德。最后附录草衣子火候诀及颂诗二首。书中对炼丹理论、要点、过程、禁忌等,均有较详明记述。大抵谓金丹之要在神水华池,得神水而后生白金,自金返黄金,黄金返紫金,紫金流液熏结而成丹。所用药物有水银、丹砂、曾青、胆矾、雄黄、雌黄等。以炼水银而返为丹,故名还丹。炼制过程先须配合阴阳,观天地之元气,采日月之精华,依卦爻而运水火,按时日而易岁月。俾阴阳而成黑铅,以铅入鼎中,浇之以汞,自然金花外出。又以丹砂飞出水银,合二物研磨沐浴,成就「四神」,再炼之化为真土,即出金华。据称若功行足全,服此药可举宅升天。乃至九转功成,一粒之丹可使鸡餐成凤,犬饵成龙,点金石则化为至宝云云。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亦名《雷霆玉枢宝经》。道教书。雷声普化天尊总司五雷,普化群生,为赏善罚恶之神。一卷,分上下两节。上节言“至道”,下节言“气数”。此经出于宋代。收入《道藏》第25册。另有白玉蟾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二卷,收入《道藏》第50册。《道藏辑要》有《玉枢宝经赞解》。清代李涵虚《太上十三经注释》中有《玉枢经约解》,只收本经上节“至道”部分。

我们的力量

我们的力量

自从1923年二七惨案之后,中国工人运动能否发展、中国工人阶级有没有能力解放旧中国,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引起了疑问,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也否认中国工人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针对这种情况,邓中夏在文中对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和整个工人阶级的素质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工人阶级是因中外资产阶级的发育而发展的。亦即中外资产阶级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是与中国工人阶级相连的,中国工人阶级由于受压迫,已显示出阶级觉悟和反抗精神。而这些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所不能比的。该文指出,只有中国工人阶级才配做国民革命的领袖。该文第一次明确指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工人阶级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理论的有力反驳,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有很大指导意义。收入198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中夏文集》。

六祖坛经讲记

六祖坛经讲记

佛教向以佛陀所说言教为经,其它任何佛子说法,不论印度论师,或是中国宗师,其言说,或称论,或称疏,或称注,或称解,或称记等,绝对不可称经,以示对佛言教特别尊重。现六祖所说亦称为经,当是出于后来学者的推崇。六祖言教,虽极浅白易懂,如无重要内容,怎可被尊称经?近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六祖坛经大义」一文中说:「依照佛门惯例,佛之金口说法始称『经』,菩萨们的祖述则称『论』。只有惠能坛经却称『经』,此亦是佛门中一变例,而且是一大变例,这一层,我们也不该忽略过。若说『坛经』称『经』,不是惠能之意,这又是一种不必要的解说」。六祖称为祖师,现说其言是经,当极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