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慈要语
作者:永觉元贤猜你喜欢的书
自由与人权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一个人没有损害另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其事。他也提倡个人财产的合理性,认为个人有权拥有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合法财产。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
夜窗鬼谈
《夜窗鬼谈》系日本最著名的汉文短篇志异小说集,《东齐谐》是其姊妹作。两者有日本《聊斋志异》与《子不语》之美誉。作者石川鸿斋以儒学家和汉学大家的身份纵谈玄幻,在儒家裨益世风的框架下自行怀抱,熔炼阐释,闯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文路。《夜窗鬼谈》是他以收集的前人著作和民间掌故为坯胎,剪裁、润色、编改、加工,二次发挥而成的,颇能“追踪晋宋,不在唐人后乘”的一流志异小说集。而《东齐谐》则是他原创的神鬼故事,也有些是利用既成的传统怪谈,改编为诙谑笑话,博人一悦。多年游历中国的经历、长期苦读汉文典籍的用功,让石川鸿斋拥有了极高的汉学素养与汉文写作功底,所以《夜窗鬼谈》与《东齐谐》无论写人写景、叙事叙情,皆能做到构思巧妙、造句凝练、用笔明雅,同时在故事情节上亦有设想空灵、宛转动人之长,堪称日本汉文文学史上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杰作。
伤寒论语译
《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读之书。但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医理深奥,阅读困难,特编本书,名曰《伤寒论语译》。《伤寒论语译》以刘渡舟主编的穴伤寒论校注锣为底本进行语译而成。全书共十卷。卷第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第二为伤寒例、辨痉湿喝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第三至卷第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第七至卷第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介绍全篇内容大略。每条原文中生僻古奥字词或中医名词术语,均有角码,于『注』中对字形音义做了解释。『语译』以直译诠释为主,间或参以意译全书译文深入浅出,晓畅通达,既反映了仲景原意,又便于读者读记习研。
东溟奏稿
四卷,姚莹撰。当清道光十八年莅台湾道任,张丙事变余波未靖;二十年,中英战起,海疆戒严。莹与台湾镇达洪阿内外兼筹,颇费经营。二十一年八月,英船犯鸡笼,经予击退;翌年正月,又侵大安港,计破其船:先后获英兵一百八十余人。迨江宁约定,英使讦控台湾镇、道妄杀遭难民兵及遭主款者与福建失守文武之忌,构陷成狱,与达洪阿同被逮京问拟。「东溟奏稿」,即在台湾道时会同达洪阿所为,几以办理「夷务」为中心(按台湾道始于乾隆五十三年福康安奏请台道加按察使衔,得专折奏事)。卷一,有「筹剿三路匪徒奏」等五件;卷二,有「会商台湾夷务奏」等十一件;卷三,有「遵旨筹备覆奏」等六件;卷四,有「谢赏恩奏」等十一件。姚氏另有「中复堂选集」,见第八三种篇。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著。作者用英文写成1937年美国纽约约翰·黛公司出版,成为当时美国的畅销书。经林语堂特许,由黄嘉德译成中文,1939年西风社出版。此书的第二个译本,由越裔翻译,1940年上海世界文化社出版。《生活的艺术》全书共14章,每章之内又有若干小节,是一部全面性评论著作。林语堂对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独特的认识,在本书中,他说:“一个民族产生过几个大哲学家设什么希罕,但一个民族都能以哲理的眼光去观察事物,那是难能可贵的。”他通过谈论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把中国人的哲学概括为“抒情哲学”、“闲适哲学”、“一种轻逸的,一种近乎愉快的哲学”。很显然,林语堂所强调的中国人的“非功利性”、“幽默色彩”、“达观精神”、“热爱生命、善于享受悠闲”等人生态度,实际上主要讲的是道家文化。可以说,他是站在老庄思想、道家立场来评判中国文化的。正是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林语堂发表了自己对生活的某些感受。本书共由八章组成,分别阐述了以下问题:醒觉、关于人类的观念、论近人情、谁最会享受人生、生命的享受、生活的享受、文化的享受以及思想的艺术等等。作者所表述的只是个人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是个人的观点,而并不想创立不朽的真理或是客观哲学,所以,读来倍觉亲切,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享受。作者所表现的观念也是中西思想家再三思虑过、表现过的,但却已经变成作者自我的一部分,已在作者的生命里生根。所以,全书显得自然纯朴,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作者没有受过学院式的哲学训练,所以,观察一切也似乎比较清楚、便当,没有正统哲学家的那些框框,大多根据自己的直觉下判断,创立自己独特的见解。
须真天子经
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经、断诸法狐疑法经、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昭明持经、须真天子所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宣扬菩萨乘之大乘佛教,内容为须真天子以三十三项问题问佛陀,继以三十二事问文殊师利菩萨,佛陀及文殊皆一一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