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漫言

作者:读体
一梦漫言

《一梦漫言》这本书,是明末清初的高僧见月律师的口述自传。见月律师(1601-1679年),即释读体,字见月,是宝华山律宗第二代祖师,亦是中兴律宗的一代宗师。《一梦漫言》为见月律师七十三岁时所撰,回忆了其一生的行脚参学的经历。从青年时期的游历,到舍俗出家,然后不远万里,行脚求戒,继而追随三昧和尚弘传戒法,主持宝华山,匡扶佛制,利益众生,住持正法。其事迹读来感人至深,足以激励人增进品德,树立大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影响深远的高僧自传。弘一大师在读到本书后曾感叹说:“执卷环读,殆忘饮食。感发甚深,含泪流涕者数十次。”

猜你喜欢的书

哲匠遗珠

哲匠遗珠

刘敦桢著,选取了刘敦桢的建筑研究作品,收录有《琉璃窑轶闻》《大壮室笔记》《中国之廊桥》《六朝时期之东、西堂》《中国之塔》《中国的建筑艺术》等文章。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元代著名道士陈致虚(字观吾)注。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至元丙子年(1276)作者自序,概述《度人经》要旨。认为灵宝度人之道即金液归真,形神俱妙之道也。但世人只知念诵祈祷,而不知有还丹久视之道。故本书作者分别以「道用」、「世法」注解经文。所谓「道用」,即金丹内修之法,学道者「依之修行而登仙」。所谓「世法」,即诵经祈祝外修之法,世人「精勤诵念而求福」。自南北朝唐宋以来,《度人经》注家或主道用,或主世法。本书作者则兼采两派之说,主张「修行人道用和世法并行,以道用而隐世法,以世法而全道用,是为性命双修」。此种主张符合元代全真道内外双修功行两全的教义。

周易窥余

周易窥余

南宋郑刚中撰。十五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以程颐《易》学主“义理”,朱震《易》学主“象数”,遂参取两家,阐发其所未尽之义。《自序》称:“《伊川易传》、《汉上易传》二书,颇弥缝于象义之间,但《易》道广大,有可窥之余,吾则窥之。”故名其书曰《窥余》。书中《乾》、《坤》二卦及《系辞传》以下原缺不解。其本罕传,朱彝尊《经义考》注曰:“未见。”唯《永乐大典》尚存其文,但缺《豫》、《随》、《大畜》、《大壮》《睽》《蹇》《中孚》七卦。四库全书云:“其七卦为原本所缺者,但录经文。”

顾曲麈谈

顾曲麈谈

曲学论著。近人吴梅撰。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州(今苏州)人。终生从事曲学研究,制谱、填词、按拍,一身兼擅。历任北京、南京等地大学教授。著有曲学、词学著作多种:《中国戏曲概论》、《南北词简谱》、《曲学通论》、《词学通论》等;创作则有杂剧、传奇戏曲11种和《霜厓诗录》、《霜厓词录》。《顾曲麈谈》分原曲、制曲、度曲、谈曲四章,详细论述了包括散曲和剧曲在内的南北曲的宫调、音韵、作法、唱法诸问题,并对元明清部分作家作品作了评介。其中论宫调一节,备列六宫十一调的管色及所隶的南北曲曲调,以便度曲者能在同一宫调中择曲联套,而免出宫犯调之病。论音韵一节,据清人王鵕《音韵辑要》等书,编出新的曲韵,以作为填词者守部选韵的依据,而不致逾规越矩。论作法最为详尽,计分南曲、北曲、剧曲、清曲四节,分别就音律、文词问题,提出填词者所应知的事项:于音律则要求辨明曲谱、板式,调节音调高低,掌握联套方法。于文章则要求剧曲一要结构谨严,二要词采超妙,三要宾白优美;而清曲则还要少借宫,少重韵,少衬字。论度曲部分,从五音、四呼、四声、出字、收声、归韵、曲情等方面,论述了昆曲的发声和演唱方法。吴梅论曲重在声律和制作,虽有承袭明清人曲论之处,但也颇多他个人研究的创获。有1916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吴梅戏曲论文集》,收此论著。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作者冯玉祥,此书以冯玉祥口述,其夫人李德全笔录,披露众多蒋介石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由初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动摇不定、民心尽失、为政不仁、一意孤行、蝇营狗苟、 倒行逆施、穷途末路九个部分组成,全景再现一代枭雄蒋介石失败与成就、耻辱与显赫复杂交织的心路历程。

中兴论

中兴论

陈亮撰。见《龙川文集》卷二。陈亮撰写此文时,金统治集团内乱刚刚平息,南宋王朝也稍稍稳定,其内部又出现了苟且偏安的气象。陈亮于此时向宋孝宗呈递《中兴五论》,《中兴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论述了北伐中原、实现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批判了苟且偏安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治、经济改革措施和军事上的策略。作者极力主张建立以襄、汉为中心的战略基地,从东西两翼向中原突出奇兵进行合围。文章又强调事在“人谋”。但陈亮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意欲偏安的皇帝身上,这是陈亮本人思想的局限性。然而从总体看来,文章是切中要害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此文近两千言,规模宏大,语气激昂,说理透辟,实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