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歌德与贝多芬
作者是(法)罗曼·罗兰,译者是梁宗岱。本书包含四篇文章。第一篇也就是最长的曾在《欧罗巴》杂志上发表。作者已把它增订过。其余三篇也是属于同一题材的,不过从另外几个观点研究。歌德的问题是那么浩大,而且,在他死后百年,依旧那么动荡(因为这个人的生命箭的特征是一经射出之后它永不停止,永远追逐着那逃避它的目标)——作者觉得对于这几篇独立的研究保持它们那活动的弹性比较符合真理,这是作者唯一可以把它们接近那伟大模型的不可企及的可塑性的希望。
近代笔记过眼录
《近代笔记过眼录》内容大致有:中国现代警政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内幕,晚清教育制度和教官生涯的写实,学部留学生的考试,书吏的贪污腐败情况;慈禧太后深宫祷雨和一次内廷召对的细节,官府断案的谬误,史念祖、英果敏、僧格林沁的军事生涯;咸同年间江南战乱后的残破景象,厘税制度建立后的腐败现象,以及科考中的大挑以貌取人、八股与策论并考的趣谈,官场失态的笑料,张之洞被欺购赝鼎,李鸿章未掌文衡为憾事,状元及第的殊荣,赛金花身陷囹圄纪事,谈八字、星象与算命,“刺字”残忍谈,颐和园掌故,等等。这些内容多是笔记作者的亲闻亲历,是不易觅得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而且文笔生动流畅,读来赏心悦目。
孝经大义
一卷,元董鼎著。朱熹作《孝经刊误》,只是校定经传,删削文字,未及训释。此书据朱熹改本进行诠释, 凡是改本圈记之字,全部去掉;改本辨证之语,存于各章之尾。并增注今文异同,注解时参方言。行文用口义体,文句稍冗, 但对文义能反复发挥以尽其义。
大疏谈义
大疏谈义,10卷,日本运敞撰。《大日经疏》注释书,《大日经疏》全称《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亦称《大疏》、《本疏》。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密教仪轨经典。唐般若译。三卷。属瑜伽密教仪轨,说金刚界道场法及其供养、持念、护摩诸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广百论本
全一卷。又称四百论颂、广百论。圣天(提婆)造,唐代玄奘译。约成书于三世纪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书由五言之二百偈颂组成,内容分八品,即破常品、破我品、破时品、破见品、破根境品、破边执品、破有为相品、教诫弟子品等。主要在破斥外道、小乘所说诸法实有之妄执,阐明真空无我之理。圣天另著有百论、百字论。百论由鸠摩罗什译出,为广百论本之纲要书;百字论由菩提流支译出,为百论之纲要书。本论梵文本称为四百论颂,汉译本应为原文四百颂十六品之后半,乃相对于百论而称广百论。护法就本论作注释,成为广百论释论。又于月称所作梵文中论注(Prasannapada^),及汉译之中论、顺中论、佛性论、般若灯论、入大乘论、大乘中观释论、成实论等,皆引用四百论之说,可知四百论流传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