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正理论述文记

作者:佚名
顺正理论述文记

顺正理论述文记,卷九、十八,唐元瑜述,畧云正理文记,日本快道题记(卷九),苞跋。

猜你喜欢的书

萧茂挺文集

萧茂挺文集

一卷。唐萧颖士撰。萧颖士字茂挺,唐代散文家、诗人。兰陵 (今山东苍山)人。四岁知为文,十岁补太学生。通百家谱系及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 (735)十九岁时进士及第,对策为第一。曾任金坛尉,桂州参军。天宝初年,补秘书正字,与韦述、裴耀卿、席豫等友善,名扬天下。曾奉使至赵、卫间搜集遗书,久留不报,被劾免。后召为集贤校理。后又被淮南节度使任为扬州功曹参军,客死汝南。萧颖士工于诗文,与李华齐名,世称 “萧李”。他们都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主张文学 “尊经”“载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又好奖掖后进,名声远噪海外,连日本学者都愿拜他为师。其著作有《梁萧史谱》、《游梁新集》等多种。此书原集十卷,但宋元版本自明以来未见著录,清代各藏书家所收,均为旧抄本一卷本。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记:“此本为后人抄撮而成,非复十卷之旧矣。”《四库全书》所收也是一种抄本,其总目说,《唐志》载颖士 《游梁新集》三卷,《文集》十卷,《宋志》仅载 《文集》十卷,而 《游梁新集》已佚。此本前有曹溶名字二印,可能是曹氏所藏,仅有赋九篇,表五篇,牒一篇,序五篇,书五篇。史称其《与崔圆书》,今集中不载。《书录解题》所云柳并《序》,此本亦佚之。此集为后人抄撮《文苑英华》、《唐文粹》诸书而成,非复十卷之旧本。有旧抄本。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系南北朝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另有敦煌唐抄本一件(S957号)。经文宣称元始天尊于九清妙境为诸天大圣演说道法,并应酆都北帝之请求,传授「金箓白简九真妙戒」及「救苦真符」、「长王灵符」等,以广救地狱罪人。「九真妙戒」共九条,劝人忠于君王、孝养父母、慈救众生、不淫不盗等等。据说世人若能受持妙戒,并佩服灵符,即可「消九幽大罪,标名九宫」。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

道教书。书成于宋代。作者不详。书中列《虚无自然图》、《道妙恍惚图》、《太极先天图》、《三仪冥有图》、《气运图》,凡五图, 图后均有解说。其宗旨认为茫茫大道,运真一元阳之气,此乃万物之宗,人能守之,则可养气延年,修真成仙。本书与《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两者实本为一书。在《道藏》中二书紧接。据本书序言有图“十二”,而今仅存五图;《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刊有七图,两书相合,正与序所云“十二”图相符。后者图后也有解说,与本书体例全同,唯后七图言修炼成仙之道。二书均收入《道藏》第196册。

还源篇

还源篇

内丹学著作。宋代石泰撰。本书遵循祖师张伯端金丹内练学说,强调 “还源返本,与道合真”(《还源篇阐微》)。全篇以九九之数八十一章五言绝句,逐一论述丹基、采取、交结、烹炼、沐浴以及分胎、温养、丹成之大意,反复告诫修炼者应当“只寻身内药”,“更莫外寻真”

尚书疏衍

尚书疏衍

四卷。明陈第撰。此书前有自序一篇,其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着之。”第博学聪悟,治《尚书》径自经文入手,覃思精研,期合于古义,不为前人成说所囿,故其创获良多。如论《舜典》“五瑞”、“五玉”、“五器”谓不得以《周礼》诠释《虞书》、斥注疏家牵合之非;论《武成》无错简、《洪范》非龟文,如此之类,皆见解独到,足破前儒穿凿附会之说。惟其笃信伪古文,以朱熹疑其伪为非,于梅鷟《尚书考异》、《尚书谱》二书尤多排抵,是其缺憾。此书有《陈一斋全书》刊本,万历壬子(1612)刊本,路有抄本。

法华经大意

法华经大意

法华经大意,一卷,唐湛然述,日本佚名题记,尾题法华品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