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全集

近代诗文合集。龚自珍著。初名《定盦文集》,9卷。龚自珍,号定庵,清代 思想家、文学家,今文经学派学者,主张“通经致用”。一 生共留下散文300余篇,诗词近800首,其诗文多针对 时弊,具有叛逆精神。文如《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 《病梅馆记》,诗句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 哀”等,以及七言歌行《能令公少年行》、《西郊落花歌》, 都是传诵一时的名作。诗风雄健凌厉,柳亚子称之为 “三百年来第一派,飞仙剑客古无俦”。光绪年间由朱之榛刊刻。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又曾出版有《龚定庵全集》,1937年又出版了《龚定庵全集类编》,其中包括文集、文续集、文集补编、拾遗、 诗集、杂诗、未刻诗、词选、词录、手抄词、未刻词及年谱等。

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

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

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作者钱基博,1935年版,书中考镜源流、缕述变迁、介绍版本,尤其可贵的是指出书的具体读法,对于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经典,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

青箱杂记

青箱杂记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吴处厚著。 《宋史·艺文志》题黄朝英撰,非。常见有《笔记小说大观》本。本书共十卷,每卷分若干则,大抵篇幅相当,而条数则多寡不等。各卷没有一定的主题,记叙的多是当时的名人轶事和世俗民间的杂说之类,涉及面相当广泛。包括诗人本事、吟咏趣闻、相术、童谣、诗谶、名物典章源流、民风时俗、官制、地理以及哲理议论等等,而以诗词本事及评论为最多,对后世“诗话”一类著作有一定影响。作者虽多以亲自见闻者出现,所记仍难免有失实以至荒谬之处。 《郡斋读书志》说它“所记多失实:成都置交子务,起于寇准,处厚乃以为张咏。他多类此。”其中,释梦、释卜以及对谣谶的某些解释,颇多荒谬与牵强附会之处。但全书所记不少史实,如宋时避讳的情况(卷二),宋祁、王禹偁、张齐贤、李昉、顾况等人的轶事,以及乌帻用料的变化,鸱吻、驿券、大名府、文思院的来历等等,仍足资参考。卷四谈的“三十六心相”,卷五分文为两等,卷七论诗人的诗句与个性、气质的关系,卷八论文与人的关系等等,有自己的见解,不乏精辟之论。全书重在记实叙事,短于人物刻画,语言因所记内容不尽一致,大多较朴实。少数条目所记人物口语以及打油诗,亦平易可观。如陈执中作相,人以“不学无术”竭力攻之,但皇帝以“不欺主”,仍予以重用。他拒绝女婿求官的话: “官职是国家的,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言虽短而意实深,富有个性。

旧德堂医案

旧德堂医案

医案。清李惺庵传,唐玉书辑。一卷。惺庵有《证治汇补》已著录。玉书为惺庵弟子,字翰文,上海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根据记录整理成书,约万余字。载案凡六十四则,包括中风、虚劳、血证、腹痛、眩晕、刀伤、血崩、伤寒、胎产、温热、泻泄等证,多为内科杂病中延治、误治之重症治验。每案详叙证候、脉象,分析病因病机,详明辨证机理,立法遣方等项,间有析方论药者。李氏认为 “医贵精详”,故辨证条理清晰,分析细致,据病之标本缓急灵活施治。尤精于脉诊。虽多为常见病证治,亦可见其治学之精。惜其编次无分门类,文辞亦间有艰涩之弊。有抄本藏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三三医书》 本。

琵琶行

琵琶行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元和十一年,时作者被贬为江州(州治今江西九江)司马。作者通过对琵琶女沦落身世的描绘,抒发自己遭贬谪后的悲愤之情。并把自己和琵琶女相比,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她被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底层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故事情节完整,抒情意味浓厚,诗人善于寓抒情于叙事之中。又善于把对现实的感受和炽烈的情怀,倾注于景物、环境的描写中,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中有关音乐的描写比喻新颖精妙,声情并茂,极为后人推崇。诗见《白氏长庆集》卷12。

刘夫人庆赏五侯宴

刘夫人庆赏五侯宴

简名《五侯宴》。杂 剧剧本。元关汉卿作。五折一楔子,旦本。本 事出《五代史》、《五代史平话》、《刘知远诸宫 调》等,多所增饰。剧写李氏典身于赵太公家当 乳母三年以葬其夫。赵私改文书中“典身”为 “卖身”,逼李弃亲生子王阿三于野中。适逢李 嗣源猎追白兔而遇阿三,遂收为义子,改名李 从珂。十八年后,从珂为五虎大将,路遇李氏受 赵子脖揪凌逼欲寻自缢,因救。李氏见从珂貌 似阿三,啼悲不止。从珂诘之,知其弃儿出生年 月日时与己同,因疑己非嗣源亲生。归问嗣源, 嗣源支吾其词。会嗣源母刘夫人设五侯宴,从 珂不饮,必欲刘言明此事,否则拔剑自刎。刘始 说破前因。从珂即率兵诛赵氏子,迎亲母李氏 而归。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提要》评此剧“曲 文率直,绝无俊语,惟其本色处……皆非后人 所能及”。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 曲选外编》据以复排。元刘唐卿《麻地捧印》杂 剧、南戏《刘知远白兔记》,情节均受此剧影响。 今人或疑非关汉卿所作,然证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