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经穴汇解
(日本)原昌克编著。成书于1893年(日亨和癸亥年)。8卷,本书引用书籍28种,以《针灸甲乙经》为主,分部、分经,详考穴位,共收单、双穴1000余个,附图近60幅,经穴之外又收集奇穴263个。其中“经脉流注”部分,对各经的循行、交会、骨度分寸绘列图像,较以往书籍详细。是一部考证穴位的专书。
无所不谈
林语堂著。本书主要借浪漫文学来讲述人的人品、个性或者人的文笔、才华。《无所不谈》并不是讲浪漫文学,而只借此讲讲人品及文笔之潇洒。因为人品与文学同是一种道理。讲潇洒,就是讲骨气,讲性灵,讲才华。谨愿者以工,才高者以逸,在做人,在行文,在画画,同一道理。若苏东坡之冠代才华,自然独往独来,无窒无碍,以意役法,不以法役意。但是我所要讲的是,无论何人总可表示一点逸气。把真性灵吐露一点出来,不可昏昏冥冥战战兢兢板起面孔以终世,这样的人生就无味了,充满这种人的社会也成了无味的社会。但若只求多寿多福多子混过一世,也不要什么性灵。这也未始不可,至于艺术创作却以此一点性灵风骨为生命。
尚书译文
又称《书》或《书经》,汉人以其古远而用今名。文集。为我国最古的文献汇编。既是古史,也是最古的散文,用当时口语记录的文告和讲演。所记史事,上自唐尧,终于春秋初,相传为孔子删定,共百篇。秦焚书后,西汉初仅有秦博士济南伏胜口授二十八篇(《汉书》作二十九篇),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
九华山志
佛教史志。印光重修。八卷。是在历代九华山志的基础上重修而成。系统记述了九华山的地理概貌、山川形胜、风土人情及佛教事迹等。在佛教事迹中,特别详述九华山之为地藏菩萨道场的由来。全书载有名僧传记七十八篇,始自唐代胜瑜,终于民国定朗。其中有唐代僧传十二人、五代一人、宋代七人、明代二十一人、清代三十四人、民国三人。卷五还收录了历代帝王僧俗所撰的有关九华山佛教的敕令、碑铭等,共五十一篇,又收录题咏九华山的诗、词等约二百首。卷六记载了九华山的道教史迹。九华山有志,始于唐僧应物撰《九华山记》,后宋刘放撰《九华山拾遗》、元杨少愚撰《九华山外史》等,但不系统。明嘉靖五年(1526),铜陵王一槐撰《九华山志》后,历经明万历、崇祯,清康熙、乾隆、光绪七次重修重刊,但传世者很少。光绪二十六年(1900),周赟撰《九华山志》,遗漏错讹较多,印光重修《九华山志》补正光绪刊本之不足,并增添了清末、民初的内容。本书约成书于1936—1937年间,与《普陀洛迦新志》、《峨眉山志》、《清凉山志》汇编,由弘化社出版。后有上海国光印书局铅排本。
净土三部经音义集
凡四卷。日本信瑞编纂。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七册。本书系注释净土三部经中之梵语及难解之字、句、名相等。
西方愿文解
西方愿文解,一卷,明袾宏著并解,广亶跋并赞,有科文。以上三种出云栖法彙,见新编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