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东京八景
本书以日本筑摩书房1985年出版的《太宰治全集》为底本, 收入太宰治的《盲人独笑》《蟋蟀》《清贫谭》《东京八景》《风之信》等9部中短篇小说及随笔。 《东京八景》是太宰治的青春诀别辞。《盲人独笑》则通过一个盲乐师的日记,写出了他面对苦难人生的乐观。《蟋蟀》则通过一个艺术家妻子的口吻,申告了太宰治自己对艺术、成功与富有的独特看法。
谈虎集
现代杂文集。周作人著。上册1928年1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收作者1919至1927年间所写有关社会评论方面的杂文76篇;下册1928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收作者1921至1927年间所写有关社会评论方面的杂文56篇;上下册共计收杂文132篇。1987年9月上海书店根据1936年6月第5版影印出版,并将上下册合订为一册。周作人在本书初版的《序》里说,“《谈虎集》里所收的是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我这些小文,大抵有点得罪人得罪社会”。《祖先崇拜》(初载1919年2月23日《每周评论》第10期)、《思想革命》、《罗素与国粹》、《重来》、《道学艺术家的两派》等文,批判了中国原始野蛮的封建旧礼教和旧道德,这些杂文都是声讨“非人的道德”的战斗檄文。《前门遇马记》(初载1919年6月8日《每周评论》第25期)、《南北》、《卧薪尝胆》、《养猪》等文,揭露新旧军阀的凶残暴虐,嘲弄和怒斥了助纣为虐的无耻文人,赞颂了英勇献身的民主战士,显示出战斗的杂文风格。收在《谈虎集》下册的《日本浪人与顺天时报》、《日本人的好意》、《裸体游行考订》等,具有反帝民族意识,对现实感应敏锐,笔锋犀利。矛头指向日本殖民主义者及其在华的反动喉舌《顺天时报》,指出“中国人的中国”不容日本的“支那通”来干涉。这些杂文与抗战时期作家的言行,有着明显的差别。《谈虎集》中还收有对各种时弊针砭的杂文,有对批评界的“人身攻击”和“隐恶扬善”行为而发的(《翻译与批评》),有对资本家“掩耳盗铃”地“主张禁娼”的怪事而发的(《资本主义的禁娼》)。这些杂文的笔锋触及社会的各个阴暗角落,剖析了“病态社会”的种种痼疾。
辽文萃
辽代诗文选集。七卷。清王仁俊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辑成。王仁俊,字捍郑。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卒于民国二年(1913年)。江苏吴县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于上海创办实学报馆,后随张之洞,任存古学堂教务长,至北京任学部图书局副局长,兼大学堂教习。中年以后致力于金石文字研究。著有《辽史艺文志补证》、《西夏艺文志》、《西夏文缀》等。王仁俊因先秦直至明各代均有诗文总集,而只有五代及辽尚缺,遂潜心搜辑。光绪二十四年辑成。后来见及缪荃孙辑的《辽文存》,遂将《辽文萃》中与之复出的均删去,剩一百余篇,编为四卷。故本书当与《辽文存》并行合用,作为《辽文存》之补编,方可见有辽一代现存诗文之概貌。本书正文四卷,《补遗》一卷,《作者考》一卷,《逸目考》一卷。其分类体例亦与《辽文存》大体一致,分诗、诏令、策问、文等。因本书为避与《辽文存》重复,删却的自是辽文中之重要部分,故难免影响其独立性。但亦正因此,本书所补《辽文存》之不足,自有其独到而不可或缺的作用。故《辽文存》必须配以本书方为完璧。而本书虽补了《辽文存》部分缺漏,但仍有遗佚,舛误失当之处也还有。而仍不失为填补辽文总集缺如的有用资料性总集之一。本书有光绪三十年(1904年)无冰阁刊本,及《辽海丛书》本(见第六集,金毓黻辑,后附《辽史艺文志补正》一卷,辽海书社1931—1934年排印本)。
三万佛同根本神秘之印并法龙种上尊王佛法
三万佛同根本神秘之印并法龙种上尊王佛法。一卷。首尾缺
观音经普门品肤说
观音经普门品肤说,一卷,清灵耀说并序,有科文。
肇论略注
肇论略注,六卷,明德清述,陈慧达原序节录,明慧浸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