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别传

作者:佚名
教外别传

凡十六卷。明代黎眉(郭凝之)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四册。本书系黎眉探究禅之奥妙、佛祖之本源,搜集机缘之语要,以举扬祖师之宗乘。并揭示五家之本源、各派家风,令参禅学道之士认识各自面目,高扬祖灯。本书计收四一○人之机缘,佚名者三十八则。汉月法藏、密云圆悟、雪峤圆信等,皆为之作序。

猜你喜欢的书

父亲的道歉信

父亲的道歉信

晚宴归来脸颊通红的父亲、对着母亲颐指气使的父亲、在餐桌上高声怒斥后躲到厕所偷笑的父亲、半夜硬是叫孩子起床吃宴会剩菜的父亲、朝长官俯首行礼的父亲…… 这是因坠机事件而猝逝的作者第一本的散文集。书中共二十四篇文章,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写出心目中的父亲与怀念的家庭气氛,是被奉为「压轴巨著」的散文最高杰作。书中每篇散文皆有出人意表的开头、不会过分渲染也不会不足的情境描写、惊险的情节铺陈、巧妙的心理描写和卓越的结束,各有其巧妙、新鲜、独到之处,并将平凡无奇的小康家庭,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生活样态给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乌石山志

乌石山志

《乌石山志》由清代郭柏苍、刘永松纂辑,黄宗彝、郭柏芗参订,分宸翰、名胜、古迹、寺观、祠庙、第宅园亭、石刻、人物、仙释、志余10卷,全书31.3万字。主要介绍乌石山的自然风貌、人文事迹、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物。

山居存稿

山居存稿

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是作者的文集,收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40余年来旧稿和新作29篇,近半数未曾正式发表。内容包括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政治制度、朝廷党争、饥民暴动、经济制度,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等方面的研究、考证。还包括作者早年研究辽、金、元史时的数篇论文。凡有所论,无不广泛搜集史料,辨真去伪,以求揭示历史真实面貌。本书是作者继《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反映了作者从事中国史研究40余年来,在学术研究途径上的足迹。是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录拜表仪。唐末杜光庭编集。官传授太玄部经戒法录之仪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授经传法拜表科仪,包括通玄赞8首。

印度佛教史

印度佛教史

佛教如今已是一个遍布全球五大洲的世界性宗教,然在其发源地──印度,如今却凋零不振。无论如何,在佛教史上,印度永远都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不仅因为她是释迦牟尼佛的故乡,更重要的是今日世上各主要佛教宗派,如北传、南传及藏传佛教的思想教义,均在佛教行之于印度的一千七百多年间完其大备。 在此期间,印度更发展出丰盛的佛教艺术,不论是雕刻、建筑、绘画、文学都是今日世人的文化瑰宝。本书从不同层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佛在印度的整个发展过程当可做为有心深入佛法人士的“溯源”之入门。

临济宗旨

临济宗旨

全一卷。宋代僧觉范惠洪(1071~1128)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惠洪援引古德、尊宿之提唱,阐论三玄三要、十智同真、四宾主等法要,以导引学人悟得临济宗之特殊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