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经论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古文小品咀华
古代小品文选本。所选自先秦至明末,凡四卷,卷一选《战国策》47篇、先秦文12篇;卷二选西汉文38篇、东汉文29篇、三国文10篇;卷三选六朝文17篇、唐文58篇;卷四选宋文71篇、元文2篇、明文7篇,共291篇,最短者仅23字,长者也只千把字。选者有序和《赘言》说明宗旨,认为文章贵少,“洗髓伐毛,陈言务去”,“遗糟粕而存精液”,于是“至约之中,至博存焉。”称赞所选小品,“虽惜墨如金,而光烛万丈;虽心细如发,而气雄宇宙;金熔玉琢,节短音长。人以为至约而宝之者,予独以为至博而赏之也。”“集中所载,虽寥寥短幅,而规模阔大,局阵宽展,如尺水兴波,亦复汪洋无际,是能以少许胜人多多许者。”编者以此选本提倡短文,且每篇都有简短而比较精到的评语,并以比较近代化的文学散文意识一反《文选》、《唐文粹》、《宋文鉴》、《元文类》“诗文并载”的习惯,骚、赋、歌、词,一概不选,正史也不选,因此“可算是古人编的独有的一部短文集”(东方既白《介绍一本古人编的短文集》),其对短文内容博与约辩证关系的理解于今仍有启发意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杨扬标校的耕读轩刊本,并影印了周作人祖父周介孚收藏并有周作人小记的清人抄本,前者称甲种本,后者称乙种本,并行于世。
陆氏易解
一卷。明姚士粦辑。姚士粦字叔祥,生卒年不详。著有 《日畿访胜录》。东汉末陆绩 《周易注》久佚。《三国志·吴志》未注卷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题为 《周易注》。《经典释文序录》、《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为十三卷,题作《周易述》。姚士粦辑录150条,题为《陆氏易解》,收入《盐邑志林》。多采自 《京氏易传注》,为汉《易》象数派著作。该书最早版本为《盐邑志林》本,有嘉庆四年(1799年)刊《汉魏二十一家易注》本、同治十三年 (1874年) 刊《古经解汇函》本、光绪九年(1883年)刊《玉函山房辑佚书》本、黄奭 《汉学堂丛书》本、清汪乂《易学六种》本、张惠言《易义别录》本。
百字碑
道家功理功法类养性修为名称。《类修要诀·吕纯阳祖师百字碑》
帝女花
粤剧《帝女花》为戏曲大师唐涤生50年代末所撰,唐用词优雅感人,加上他大量采用古典,重视乐曲的配合,令到他的剧本更觉典雅。1957年首演,是香港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在1957年6月的作品,非常著名,也是任剑辉和白雪仙的粤剧戏宝,更是仙凤鸣粤剧团最为人传颂的粤剧。全剧分为八场。故事讲述明末思宗长女长平公主年方十五,因奉帝命选婿,下嫁太仆之子周世显,无奈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皇城遂破,崇祯手刃众皇女后自缢。长平公主未至气绝,被周钟救返藏于家中。后来清军灭了闯军,于北京立国。长平公主知悉周钟欲向清朝投降,幸得周钟之女瑞兰及老尼姑之助,冒替已故女尼慧清,避居庵中。世显偶至,遇上扮作女尼的长平公主,大为惊愕,几番试探下,长平重认世显。然而此事为清帝知悉,勒令周钟威迫利诱他们一同返宫。夫妻二人为求清帝善葬崇祯,释放皇弟,遂佯装返宫,并在乾清宫前连理树下交拜,然后双双饮砒霜自杀殉国。
般若心经贯义
般若心经贯义,一卷,附大般若经受持功德,明弘赞述,嘉附前目。
佛祖心灯
全一卷。著者、刊行年均不详。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包括七佛偈之毗婆尸佛至释迦牟尼佛、三十三祖传法偈之摩诃迦叶至慧能大师、佛祖源流诀、五宗次序谱等四项。本书所列西天诸祖之名与景德传灯录所列者相同,然异于付法藏因缘传、圆觉经大疏钞、内证佛法血脉谱等书所列之西天二十八祖之名。清光绪十六年(1890),守一空成将所编之诸家宗派一卷,与佛祖心灯合并刊行,题名宗教律诸家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