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臂军荼利梵字真言

作者:义操
千臂军荼利梵字真言

千臂军荼利梵字真言,一卷,梵字,唐义操书,佚名题记,一二一三。

义操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黑色的春天

黑色的春天

这是亨利·米勒的一部自传小说集。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就是要向人们展现作家本人的真实境况。作家将此看做他自己的一幅“自画像”。在亨利·米勒看来,真实的自我不仅在于自我的外在经历,更重要的在于自我的各种感觉、感受,自由的思想以及梦境与幻觉。于是,构成作品的是大量的超现实的梦幻、纷繁多变的象征以及对往事意识流式的追忆。除去魔幻一般的艺术表现手法,作家苦苦寻求梦想中的精神家园的执著一样惹人感动。

金银岛

金银岛

(又译《宝岛》)。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发表于1883年。这是一部海上探宝的惊险小说,作品描写机智勇敢的少年吉姆·霍金斯偶然从一个死去的店客比尔的遗物中得到一张海盗头子弗林特生前埋藏大批赃物的指示地图,便决定与乡绅特里劳尼和医生利夫西一起,出海去寻找。然而他们雇的船员,大部分是过去弗林特手下的海盗,这些海盗想让吉姆等人找到宝藏后再下手。经过复杂的斗争,海盗们终于被击败,吉姆等人获得了财宝,胜利返航了。此作情节惊险,故事性强,开后来航海探宝题材作品之先河。

颐园论画

颐园论画

画学论著。清松年著。一卷。其内容为论用笔用墨、用水用色、山水、工笔与写意、人物、花卉、师法临摹、品评赏鉴与杂论,书后附诗。强调以造化为师,认为“凡天地间奇峰幽壑,老树长林,一一皆从一心独运。虽千幅百尺,生趣滔滔。文章之境如此,而画境亦如此也。”书前有作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原序。《中国画论类编》以俞剑华于1925年从友人关松坪处借得原本付梓石印收录,《画论丛刊》据俞氏本收录。书后均有俞剑华于1925年所作跋。198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关和璋注评《颐园论画》,书前有潘絜兹所作序言。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训诂书。亦称《刊谬正俗》或《纠谬正俗》,唐·颜师古著。为纠正古书和俗语的谬误而作,其所匡正,包括字义、字音、字形诸方面,范围较广,考证也多精确。高宗永徽二年(651),颜氏子颜扬庭表上该书于朝,称“草稿才半,部帙未终”,是一部未完的书稿,于是编为8卷,前4卷共55条,都是讨论诸经训诂音释;后4卷计127条,论诸书字音字例及俗语相承的不同。一向被训诂家所推崇。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 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者,辄谓伤忠厚焉。”

周氏冥通记

周氏冥通记

志怪小说集。梁陶弘景撰。四卷。又称《周子良冥通记》、《周氏冥通记》、 《周子良冥通录》。 《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为一卷,无撰人。 《旧唐志》同,题陶弘景撰。 《新唐志》无目。 《崇文总目》小说类著录为三卷。 《宋史·艺文志》子部小说类作四卷。 《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道家类存目,四卷,但题为“梁周子良撰”,误。今有《道藏》本、 《秘册汇涵》本、 《津逮秘书》本、 《丛书集成》本等,皆作四卷。《冥通记》托为陶弘景弟子周子良记感遇神仙之事。此书实际上是以周子良遇仙之事为线索,讲述道家诫条及修养方法。《冥通记》记天监十四年五月夏至日周子良始遇仙人茅山府丞,至次年七月间共133事,记仙人轮番下界子良修道之室,讲授成仙要诀,较为详细。

注维摩诘经

注维摩诘经

凡十卷。后秦僧肇撰。全称维摩诘所说经注。又作注维摩、注维摩、注维摩经、净名集解。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鸠摩罗什译出维摩经之后,僧肇遂根据其师之说与道生、道融之说而发抒己见,阐释维摩经之旨意,完成此书,成为 我国佛教思想界极具影响力之书。本书卷首所附僧肇之序文叙述‘本’、‘迹’之观点,以洞察维摩经之本义,并将法华经等之深奥教理相通互会。本文内容系依经文先后加以解释,而为我国注解维摩经之始。其后,智顗之维摩经玄疏六卷、文疏二十八卷,与隋代慧远之维摩经义记八卷、吉藏之维摩经义疏八卷、略疏五卷等,均为根据维摩经所作之研究书,亦皆以本书为蓝本而成。另有窥基之说无垢称经疏十二卷则系根据玄奘译之维摩经(说无垢称经六卷)所注释者,然多少亦参照罗什所译之维摩经与本书之说法。维摩经本成立于印度,自古以来即备受重视,传说世亲(梵Vasubandhu )曾着维摩经论(今已散逸)。罗什之维摩经观乃直接采用印度本土之解释;而道生等人则根据中国人之看法著书立论,故其内容与注维摩于思想史上深具意义。要之,于古维摩中,因僧肇之皈入佛门,遂将罗什之新译加以发扬,并透过其老庄学之素养,而展开解释维摩之新天地,其例证可见于本书各处。又本书不仅于东方哲学、禅宗中具重要之价值,更以发挥大乘佛教之精髓为其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