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作者:破庵祖先破庵祖先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红豆年糕汤
本书是以饮食为主题的日本随笔及小说集,包括北大路鲁山人品鉴美食的心得《寿喜烧与鸭肉料理——洋食杂感》《美味豆腐谈》;嗜酒又恨酒的文学鬼才太宰治的作品《戒酒的心》《酒的追忆》;俳句大师正冈子规病重卧床,但仍旧乐观面对生活而写作的随笔《等开饭》;展现浓浓母爱的美食文学经典《寿司(鮨)》;梦境与现实交织,充满奇幻色彩的《鸡肉料理 A PARODY》;展现大阪生活气息,穿插无数美食回忆的小说《夫妇善哉》。作品中并不是单纯地描述料理本身或用餐的过程,而是通过美食,表现吃饭的场景、心理描写、回忆,更是传达和食文化与日本的美学意识。
嘉泰会稽志
南宋地方志。嘉泰年间施宿等撰。会稽即宋代绍兴府,治今浙江绍兴。南宋时绍兴府地位重要,每以宰执兼领,但方志未备。嘉泰元年沈作宾为守时始创修,赵不迹、袁说友相继编订,施宿始终参与其事,诗人陆游父子亦曾参与,陆游并为之序。全书二十卷,共分一百七十个细目,叙述简赅,姓氏、送迎、古第宅、古器物、求遗书、藏书等条,皆他志所不详。对研究浙江绍兴地区历史与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续茶经
论茶专著。清代陆廷灿撰。成书于清雍正十二年 (1734),有寿椿堂刊本。陆氏曾在主要产茶区福建崇安县任候补主事,“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凡例),历经数年,创为初稿,回故里后订辑成书。全书约七万字,分上中下三卷,附录一卷,并以陆羽 《茶经》列卷首,依 《茶经》分为十目。上卷续《茶经》的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续 《茶经》的四之器。下卷又分上中下:下之上续《茶经》的五之煮,六之饮; 下之中续 《茶经》 的七之事,八之出; 下之下续 《茶经》的九之略,十之图。另以历代茶法作为附录。自唐至清数百载,产茶之地,制茶之法,烹饮之器,多有变法。陆氏所续,虽是多种古书资料摘要分录,但征引繁富,颇切实用,补辑考定,足资参考。书前有雍正乙卯年(1734)黄叔琳序及陆廷灿所作凡例。
局方发挥
一卷。元朱震亨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 (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药主治范围也有夸大之处,方中药物配伍也多于制方之法不合,而且多重用温补燥热之剂,失之过偏,因而根据该书中所存的重要问题列举三十一条,并逐一进行论述、解答,反对泥守旧说,提倡养阴、戒燥热的观点。指出 “病者一身血气有深浅,体段有上下,脏腑有内外,时月有久近,形态有苦乐,肌肤有厚薄,能毒有可否,标本有先后,年有老弱,治有五方,令有四时。某药治某病,某经用某药,孰为正治反治,孰为君臣佐使,合是数者,计较分毫,议方治疗,贵在适中”。必须辨证施治。其所论述,多结合其学术见解及临床治验案例加以发挥,着重阐发了作者主张滋阴降火法则的具体运用,是丹溪学派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颇著。有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京师医局修补江阴朱元震刻本重印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四库全书》本。
管子余义
《管子余义》是章太炎《管子》考释札记的选编。他吸收前辈学者的成果,或证成前人观点,或作新的发明。在训诂方法上秉承乾嘉传统,又有自己的特色。还对《管子》的句读校勘、篇章文法以及章句义理有所探讨。但它在训释方面也有不少疏误,求诸过深、穿凿附会之处亦不必讳言。
佛说意经
佛说意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中阿含四十五,心经同本。说心意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