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五明论

作者:佚名
龙树五明论

龙树五明论,二卷,失译,一四二〇。所谓五明,一般指声明(语言学)、工巧明(美术与工艺学)、医方明(医学)、因明(逻辑学,见因明学)和内明(形而上学)。汉语语境中的五明论,有时也指声论(文字、文法、语文学)、医方论(医学)、工巧论(营造)、咒术论(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和符印论(印法)。汉语中最早提及五明的一个例证见于《五明论》。该书属中国佛教经典,被归到龙树名下,所以书名又常被写成《龙树五明论》。书中若干处提及医学,包括妇科学和产科学。据唐代玄奘和义净的记述,龙树亦曾在那烂陀寺就学和任教。一位名为智贤(音译攘那跋陀罗)的印度佛僧,于6世纪访问中国,与其他3位僧人合作译出该书。

猜你喜欢的书

二十世纪的巴黎

二十世纪的巴黎

《二十世纪的巴黎》(Paris au XXesiècl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完成全文的长篇小说 。作品的初稿约写于1860年,完稿1863年。巴黎青年米歇尔·杜费诺瓦(Michel Dufrénoy)在1960年获得了拉丁诗大奖。可是在当时,科学、工业飞速发展,文学、音乐、艺术被人们所藐视,几乎没人学习文学艺术,艺术家也都找不到工作。米歇尔在毕业后则结识了一些艺术家,他们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有的流浪在外,有的被迫去国外谋生……最后,米歇尔也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寒冷的冬天昏倒在雪地上。本书是以1960年代的巴黎为背景舞台的预测型小说,作者在公元1863年时所做的预言,如今一一成了事实,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先知灼见。 影印机、传真机、国际通讯网路、救人电疗、杀人电椅……甚至快运系统,这些属于二十、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在一百三十四年前,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就已经以其精准的想像力、细致的文笔,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二十世纪的巴黎》一书中。

七钟面之谜

七钟面之谜

七面钟之谜又名七钟面之谜,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另一部作品《名苑猎凶》的续集。故事发生在“名苑猎凶”四年以后,Caterham把大厦租给了工业巨子Oswald爵士。一个周末,许多年轻人来到烟囱大厦做客,其中有外交部的Bill,Wade,Ronny和他们的挚友Jimmy。Wade特别贪睡,不到12点绝不起床,朋友们为了捉弄他,买了八个闹钟,在半夜时候放到他床边,准备次日把他吵死。第二天早上,已经到12点了,闹钟也尽职尽责地闹过了,可Wade还是没有起床。正当年轻人们为此沮丧不已,大叹Wade的睡功时,管家进来报告说,Wade先生死在了床上。医生的结论是服用过多安眠药,他床头的那杯安眠药残液无疑证明了这一点。可是其他人并不这样看,因为Wade从来没有服用安眠药的习惯。而在他床头整齐摆放的7只闹钟,更加深了众人的疑问。一周以后,Caterham伯爵回到烟囱大厦,爱琳小姐无意之中发现了Wade在去世前一夜写给他妹妹罗琳的一封信,信上提到一个叫做七面钟的地方,爱琳把信转寄给罗琳,也就罢了。次日在去伦敦的途中,她又遇见了负伤奔走的Ronny,他挣扎着说出了七面钟几个字后去世了。种种疑惑让爱琳好奇心顿起,决心调查七面钟之迷。为此她费心心思,甘冒风险,当她最终揭开七面钟之迷时才发现自己竟然身陷其中,不能自拔了……

伊江集载

伊江集载

不分卷,约1.7万余字。是书汇抄清代伊犁地方应办各项事宜及舆地形势。记事至清咸丰年间。为辑录案牍而成,边围制度据此得传,亦属治方隅史之要籍。抄本,极为罕见,弥足珍贵。按舆地、城池、山川、坛庙祠宇、军台、河渡、堤堰、官制兵额、屯务、派防、营务、库储、粮入数、粮出数、饷入数、饷出数、红白赏恤、借办军装货物、封储钱两、实存银两、绿营采买、绸缎、回布、棉花、茶叶、铸钱、铝厂、铁厂、煤窑、木税、房租、杂税、厂务等等。

麻瑞亭治验集

麻瑞亭治验集

本书是清代名医黄元御的五代传人、著名老中医麻瑞亭(1903~1997年)业医60余年的临床经验精华之集成,根据麻氏的口述整理而成。 全书包括治病总论和专病论治两部分。治病总论,是麻氏医术的理论部分,记述了麻氏在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脏腑脉象、治疗法则等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建树。专病论治,是麻氏的临床精华部分,其内容为麻氏擅治的70多个病证的理法方药、原始要终。每个病证,均从脉?机理、辨证治则、处方用药、方药解析、加减变化、饮食忌宜诸方面详细论述。每个病证之末,附以相应的医案及类案,以印证羽翼正文。 麻氏全面继承并发展了黄元御医术,其医学理论、辨证诊断、处方用药诸端,均具有鲜明的黄氏医术特色,尤其是将《四圣心源》之“下气汤”,发挥运用到了极致,此书可谓是黄元御医学的临床实践记录。

竹山词

竹山词

一卷。蒋捷撰。黄丕烈士礼居藏有元人钞本,前有题词四行,称此稿得自唐士牧家藏本,至正乙巳(二十五年,1365)秋七月录(毛本作“湖滨散人题”)。末有明人题“乙巳春季,假锡山剑光阁本校一过”(朱孝臧跋谓明孙伽题,乙巳当为万历三十三年,1605)。陶湘《涉园续刊景宋金元明本词》有景元人钞本《竹山词》一卷,乃缪荃孙摹本。据书前目录,收词一百八首,内十四首阙,仅九十四首。陶湘叙录谓吴昌绶尝据以校汲古阁本,“订补极多,惜辗转迻写,不能尽如原本耳”。明钞有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紫芝漫钞《宋元名家词》本。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竹山词》一卷,亦源出元钞,然目录仅九十三首,佚词十四首皆未存目。《彊村丛书》用黄丕烈藏元钞本。朱孝臧跋云:“《竹山词》一卷,黄荛圃藏钞本。卷端有明孙唐卿胤嘉记云:‘乙巳春季,假锡山剑光阁本校一过。’荛圃称嘉庆庚午(1810)得之毛意香,实吴枚庵物,《竹山词》祖本也,毛子晋刊本似从兹出。”又云:“荛圃定为元钞,意极珍秘。往从吾乡张石铭假录,勘正毛本数十字。”《全宋词》据《彊村丛书》本入录,共九十三首。

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纵横家书

先秦帛书。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约17000字,共27章。其中11章与今本《战国策》、《史记》大体相同,其余16章不见他书。所记史实大多发生在战国后期。全书编定时间约在秦统一前后,主要是纵横家言论,故整理者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体裁包括书信、游说词、谈话记录等。以记言为主,少数兼记事实。绝大部分无作者或游说者姓名,编排次序也不依事实先后。1至14章为一组,皆系苏秦史料,可能是苏秦所写的密信。其中材料有助于订正其他古籍关于苏秦事迹的讹误。第15至19章为一组,第20至27章为一组。其中第25章提供了李园杀春申君后曾为楚相、吕不韦曾被迫接受燕国贿赂等新史料。全书思想倾向与《战国策》基本一致。但文风有所不同。有些地方真实而坦率地表现出搞阴谋诡计的心理和纵横捭阖的作风。很少有夸张渲染排比骈偶的文字,句子参差不齐,以达意为宗,不以能文为尚。由此可以推知,今本《战国策》的文字并非说客原貌,可能经过后人修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