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

作者:佚名
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

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一字顶轮王之修法,其行法次第为:澡浴、佛部心、莲华部心、金刚部心、甲胄护身、办事、阏伽、普供养、赞、佛眼、本尊根本印明、大慈普护、正念诵等,卷末?附录水坛法。

猜你喜欢的书

文泉子集

文泉子集

一名《刘蜕集》。唐刘蜕撰。6卷,孙光宪《北梦琐言》载刘蜕为桐庐人,官至中书舍人。所叙爵里不同,或疑是别一刘蜕,尚不得而知。是集前有《自序》说:“自褐衣以后,辛卯(87)以前,收其微词属意古今上下之间者为内外篇,复收其怨抑颂记婴于仁义者杂为诸篇焉,物不可以终杂,故离为10卷。离则名之不绝,故授之以为文泉”。其书不传。明崇祯十三年(1640)闽人韩锡所编仅1卷,系从《文苑英华》等书采出,非其旧帙存本。在此之前,天启四年(1624)吴馡于携李僧寺得桑悦藏本,考索同异,重新编成6卷付梓。是集有序、书、论、铭等体50余篇。刘蜕在《献南海崔尚书书》中说他因时著书满10卷,还有旧役刺书1卷,杂歌诗2卷。可见散佚实多,此集仅十之三四。有《四库全书》本、《别下斋丛书》本、《湖南丛书》本和《丛书集成》本。

中州名贤文表

中州名贤文表

地方诗文合集。文三十卷,诗七卷。明刘昌编纂。刘昌字钦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历官河南提学副使,迁广东参政。此编即其提学河南时所编。刘氏在此为官九年,多有馀暇,为表彰中州先贤,乃选许衡(河南沁阳人)、姚燧(河南洛阳人)、马祖常(河南潢川人)、许有壬(河南汤阴人)、王恽(河南汲县人)、富珠哩翀(河南邓县人)六位名家诗文,合为一编,略依其本集之体,各以传志碑铭附后。每位各录诗一卷(或不到一卷),唯独马祖常录诗二卷,祖常在六人中诗歌成就亦最大。许衡、许有壬、王恽、马祖常皆有集传世,姚燧、富珠哩翀虽亦有集著录,但姚书仅为残本,富集已不传,端赖此书校正其误,或补其佚。此编每集之末皆有刘昌所作跋语数则,颇见考订之功。刘氏自序曾言此编为内集,尚有外集、正集、杂集若干卷,但未见传世。“文集”初刻于成化间,此本尚有传世者,嘉靖间有重刊本。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王士禛劝河南达官宋荦重刻,宋荦委托钱塘汪立名重刊。《四库全书》著录者即此本。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五言颂诗十二首。名曰《金真章》。据称「《金真章》十二篇,皆万灵之内讳,咸宫馆之隐名。诵之者令人百关开朗,疾病散灭。传授之时。皆宜歌咏之也」。此十二首诗内容文字近似《真诰》所载诸真歌诗,当系六朝上清派道士所作。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现代中篇小说。老舍著。初载1937年7月《文学》第9卷第1期,初收1939上海杂志公司年8月版中篇小说集《火车集》。上海惠群出版社1947年1月出版单行本。作品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城市底层人物一生的辛酸经历。“我”做过裱糊匠,因为老婆同人私奔,“没脸再上街口去等生意”,改而做了被人戏称为“马路行走”、“避风阁大学士”的三等巡警。“我”一天到晚提心吊胆,谨小慎微,生怕丢了差使。但后来还是丢掉了,罪过是“年老与过于办事认真”。这以后,“我”又做过煤矿“卫生处主任”、矿村“警察所所长”,当过“盐务缉私队”的兵,在为人处世上,也开始信奉“别再为良心而坏了事;良心在这年月并不值钱”。尽管这样,还是难得混上较为安逸的日子。最后,儿子猝死,孙子年幼,“我”也年过半百,连一个“三等警”也干不了,只好忍着饥寒去做搬运工或泥水匠、小工等,以勉强糊口度日。围绕“我”的活动,小说展现了广阔的生活图景,反映出旧中国复杂的社会关系,从一个最平凡、最常见的生活领域,提出了千百万城市贫苦人们的命运问题。

北征记

北征记

北征记,一卷,明杨荣撰。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人。建文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成祖即位,简入内阁,更今名。历官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正统五年卒。谥文敏。明史卷一四八有传。是篇载永乐二十二年杨荣等扈从北征之事。

四宗要义讲记

四宗要义讲记

《四宗要义》,摘译自土官呼图克图(八大呼图克图之一)的巨著《土官论》。土官,正名法日,乾隆时青海人。因他地位崇高,人尝有“掌印呼图克图”之称。《土官论》以三大段组成。前段述印度佛教宗派,中段述西藏佛教部别,末后一段也曾约略述及中国等处佛教的情形。这里摘译的《四宗要义》,即其关于印度佛教宗派之叙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