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安雅堂集
元代诗文别集。13卷。陈旅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别题《陈众仲文集》。《安雅堂集》的主要版本有明祁氏澹生堂抄本及数种清抄本,传本比较少见。本集卷首有元至正九年(1349)张翥序,至正十一年林泉生序。卷1为赋、辞等及五七言绝句,卷2为五七言律诗,卷3为五七言古诗,卷4—6为序,卷7—9为记,卷10为碑,卷11为碣、墓铭,卷12为墓志铭,卷13为杂文。卷末有明人杨士奇跋等文字。据《元史》本传,陈旅有集14卷。但本集及明入焦竑的《国史经籍志》都作13卷。今存《安雅堂集》13卷系陈旅之子所编,首刊于元末,是流传有绪的善本。陈旅的诗文颇得虞集赏识,《元史》本传说:虞集见到陈旅的文章,“慨然叹曰:‘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矣。’即延至馆中,朝夕以道义学问相讲习,自谓得旅之助为多。”这一点,也为张翥的《安雅堂集序》所证实。从实际的文学成就与影响而言,陈旅是无法与虞集比肩的。
泊宅编
笔记。宋方勺(号泊宅)著。是编载两宋之际朝野旧事,凡文人逸事、地方民俗、朝廷财政、医药术数、怪异传闻、诗词创作无所不谈。作者曾从苏轼等名士游,故记苏轼、王安石等人逸事较多,并载有南宋初称“中兴野人”者和苏轼《念奴娇》之爱国词。有三卷本、十卷本两系统。《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俱录十卷本。三卷本记事一一○条,较十卷本少八十一条,然其中二十六条又为十卷本所不载。二本孰先孰后,迄无定论。《四库全书》所收为三卷本,但该书《总目》作者据《宋史·艺文志》,疑三卷本并非原帙,而系明人“臆为窜改”所致;胡凤丹编《金华丛书》,更确认十卷本为原本。顾修编《读画斋丛书》则认为三卷本叙事较详,且有十卷本“讳而不书”之事,“或为初稿”(见顾修《跋》)。《啸园丛书》编者葛元煦亦持此说。今人许沛藻、杨立扬点校此书,则认为三卷本为方勺勒成此编前之初稿本,然当时未付梓,而十卷本则自南宋初已流行,至明万历中商濬将三卷本编入《稗海》后,二本方并行流传。今存三卷本有《稗海》、《四库全书》、《啸园丛书》本;《读画斋丛书》、《金华丛书》则并载三卷与十卷本。另有中华书局1983年版点校本亦并载上述二本。
黄昏
长篇小说。王统照著。载《小说月报》1923年14卷1—5号,商务印书馆1929年初版。小说通过琼符、苕英、瑞玉三个妇女不幸命运的描写,控诉封建势力摧残妇女的罪行,反映了作者对妇女命运的热切关注。省城大学生赵慕琏暑期返乡度假期间,目睹其叔父、地主赵建堂蹂躏和迫害被其强占的两个姨太太和一个婢女,产生极大义愤,于是他制定周密计划,将三个女子救出魔窟。故事情节较为集中完整,人物形象较为生动;虽有对人生问题的探索,但更注重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
潜室札记
二卷。清刁包(1603~1669)撰。刁包字蒙吉,号六用居士,祁州 (今河北无极)人。明天启七年 (1627)举人,再试不第,遂弃举子业,以著述讲学为事。清兵入关,隐居不出,于城隅建斋曰 “潜室”,闭户读书。其学信守程朱,以谨言行为要。著有《用六集》、《斯文正统》、《辨道录》、《四书翼注》等书。此书为平日所见的随笔札记。王士祯《池北偶谈》称道其中为盖世豪杰易,为惬心圣贤难一条;又称道其趋吉避凶盖言趋正避邪,若认作趋福避祸便误一条。然而所论心性及格致诚敬,则多拾前人的旧论。其谓读 《春秋》而不读 《胡传》之妙,不可以言 《春秋》,亦不出里塾拘墟之见。又称吾辈第一座名在《大学·知止》一节。且谓此山又不在书本上,还只在腔子里,语言虚渺。有《畿辅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
简称《法界无差别论疏》。佛典注疏。唐法藏撰。一卷。是古印度坚慧造、唐提云般若等译《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的注释书。设十门:教起所因、明藏所摄、显教分齐、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论题目、造论缘起、传译由致、随文解释。在“显教分齐门”中,法藏认为:现今之圣教“通大小乘及诸权实,总有四宗”,此论与《起信论》、《宝性论》等同属第四宗,即“如来藏缘起宗”。在造论缘起门中,法藏认为:坚慧菩萨“造究竟一乘《宝性论》及《法界无差别论》等,皆于大乘捨权归实,显实究竟之说矣”。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多利心菩萨念诵法
多利心菩萨念诵法,一卷,南天竺跋折罗菩提集撰,日本宥应题记,首题莲华部多利心菩萨念诵法,尾题无念诵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