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淀君:战国的贵妃
本书讲述的是丰臣秀吉之妻茶茶(淀君)一生的故事。本书主角茶茶,是织田信长妹妹阿市夫人之女。她年少时曾数次经历城池被攻陷、家破人亡的惨事。小谷城陷落之际,母亲阿市带着茶茶和两个妹妹阿初、小督逃出城去。不久后,其母阿市改嫁,却又和继父死于丰臣秀吉之手,而随后,她又被丰臣秀吉看中,成为了杀母仇人的侧室。成为日本最有权势之人丰臣秀吉的侧室,并为他生下继承人秀赖。然而不久秀吉病逝,丰臣家在与德川家争夺天下的斗争中败北。最后,茶茶与秀赖一同,在大坂城陷落之日自尽。
兰轩集
元代诗文别集。16卷。王旭撰。据明人焦 《国史经籍志》所载,《兰轩集》原本为20卷。原本久佚无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16卷。《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中收入辑本《兰轩集》16卷,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版本。卷1为赋、五言古诗,卷2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卷4-8为七言律诗,卷9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卷10为表、书、启、疏、檄,卷11为序,卷12-13为记,卷14为题跋、赞、文,卷15为说,卷16为铭、碑、传。王旭的诗,以七言律诗数量最多,以五言古诗质量最高。他的诗往往随心所欲地抒写个人情怀,并不着力于雕章琢句,常给人气格超迈的印象,比较容易感染读者。他的古文多讲学家之言,文学色彩较淡,以议论和平通达,说理细致入微见长。他身处元初盛世却困顿终身,诗文中贯穿着怀才不遇、难为当权者所用的感慨。七言绝句《扬州城下》、《燕城书怀》正是这种情绪的体现。
要修科仪戒律钞
唐朱法满撰。十六卷。全书采引《九天生神章》、《太真科》、《本相经》、《真藏经》等五十余种道书。卷一述道经传授的各种规定。卷二叙持诵和讲经的仪式及对经文的领悟、修习。卷三写弟子奉师的科仪。卷四至卷六记录“众戒及愿念合一千一百条”。卷七标列“三元罪戒品目”凡一百八十条。卷八、九记斋醮的科仪。卷十记“治屋”、“治名”、“治所属”、“治室”、“章表”、“治病忌日”等。卷十一列叙除罪求子、治病、请雨等章醮所需物仪。卷十二至卷十四录诸种杂仪, 如“饭贤缘”、“造殿堂缘”、“念道缘”等。卷十五、十六记“道士吉凶仪”。为道教科仪戒律的类编,可供研究唐以前道教科仪之用。收入《道藏》第205至207册和《道藏辑要》张集四。
有夏志传
明代通俗中篇历史小说。全称为《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傅》,四卷十九则,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行款形式全与余季岳所刊《盘古志传》相同,书首亦有钟惺序。书中“竟陵”亦作“景陵”,可证本书与《盘古志传》同为余氏托名刊刻。后于清嘉庆年间有稽古堂刊本《夏商合传》,其中《有夏志传》部分即为本书,但已改四卷为六卷。故事起自大禹治水,除服众怪。此部分文字最多,情节奇特,大都本于传说。,情节多于史无征之神怪传说。略谓:帝舜之时,天下大水,鲧治水无效,命其子禹继其父业。禹使伯益掌火,率朱虎、熊罴并风火二将等克毒蛇猛兽、山神鬼怪,又得河精献图,终于成功,受禅即帝位,铸九鼎,坐江山。死后传位于子启,启又传位于孙太康,子孙兄弟相继,是家天下之始。太康之时,得有穷之君羿扈从。羿善射,有武艺,专事征伐,但愤太康不理朝政而出走,得不饥不死之术。娶嫦娥,太康羡而欲夺,嫦娥偷羿不死之药奔月。太康死,羿拥其弟仲康为帝。仲康死,传子相,羿夺其位,但又为其徒逢蒙所害。及相之子少康复国,是为中兴。历十五世,传至桀,造酒池肉林,荒淫无道,为成汤所灭。存明刊本,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认为“当与《盘古志传》为同时一人所刻”。
蚁术词选
词集。元末明初邵亨贞(1309—1401)撰。亨贞有《野处集》已著录。此集收词一百四十首。有“拟古”十首,分别拟白石、稼轩、遗山诸名家,题为“夜宿西掖”、“汴堤送别”、“水槛过雨”、“垂虹夜泊”之类。可见作者师法名家,认真揣摹不同风格。其词多咏物、即景、借事抒怀。《恋绣衾·辛丑元日》平浅如自口出,写年时风俗民情,有生活实感。而另一首《花间诉衷情》词则以名物排列,表达一定意境,有景有情,耐人品味,在词向曲过渡的艺术继承中, 占有明显地位。所写长调约居半数,亦有引人注目之作。有《四部丛刊三编》本。唐圭璋辑入《全金元词》时删去曲调三首,又收周泳先补辑词三首。
唐四僧诗
六卷。不著编者。此集共六卷。所录皆为唐僧人之诗。包括《灵澈诗》一卷、《灵一集》二卷、《清塞诗》二卷、《常达诗》九卷。据 《书录解题》载 《灵澈诗》、《灵一集》,皆一卷,而 《清塞诗》 与《常达诗》皆失载。《灵澈集》,《灵诗》,《常达诗》前均有宋僧赞宁奉敕所作本传,而《清塞诗》则无,盖宋时已遗其名。《灵澈诗》前还有刘禹锡序一篇,《文献通考》也引用。盖灵澈当时与僧皎然游,得见知于侍郎包佶、李纾,因而来往长安,其名较著,得以求序于名流。然禹锡序其诗,共十卷。此集中仅一卷,可知也是吉光片羽,非其完书。灵澈姓汤,字源澄,越州 (今浙江绍兴等地)人。灵一姓吴,广陵 (今江苏扬州)人。常达姓顾,字文举,海隅人。清塞即周朴,其人后返初服,不应列为四僧中。语详李宏秀集条下,此不详述。有汪如藻家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