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在峡谷里
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在峡谷里》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坐落在峡谷中的叫乌克列耶渥的农民和工人(村里有几个工厂)混居的村子里。契诃夫一开始就为这个故事描绘了一个阴沉的背景:“这个村子里没有断过热病,就连在夏天也是满地泥泞。此地永远有一股工厂的垃圾的气味和用来给花醋加工的醋酸的气味……制革厂常使小河的水发臭,垃圾把草地弄脏,农民的牲口害炭疮病。”而小说的情节,用安·屠尔科夫的话说是“契诃夫作品中情节最阴沉的一篇。”小说的主人公之一老齐布金是个商人,高利贷者。他残酷地剥削着村子里的人。他的杂货店卖坏了的、臭了的食用油、伏特加的腌牛肉,以此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他以自己当暗探的长子阿尼西木为骄傲;也为自己的美丽的能干的儿媳阿克辛尼雅——病弱的聋子小儿子斯捷潘之妻而自豪。他的这个儿媳完全耽溺于料理家务和经营杂货店,她甚至信不过自己的丈夫,不敢把钥匙交给他。长子阿尼西木娶了一个穷姑娘丽巴为妻,她在齐布金家里总感到自己是个外人,是个女工。但是齐布金家发生了不幸,阿尼西木因犯了制造伪币罪而被判服苦役。这场灾祸震惊了父亲,他想分给丽巴刚生下的小儿子一部分财产。但是阿克辛尼雅知道后用开水烫死了小孩,然后又把丽巴从家中赶走。她完全控制了这个家,让老齐布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度过风烛残年。
宋文选
三十二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案张邦基《墨庄漫录》,称崔伯易有《金华神记》,编入《圣宋文选后集》中。则此乃其前集,在南渡以前。所选皆北宋之文,自欧阳修以下十四人,惟取其有关于经术、政治者,诗赋碑铭之类不载。中无三苏文字,而黄庭坚、张耒之文则录之。盖当时苏文之禁最严,而黄、张之类则稍宽。又其中无二程文,盖不以文士目之。何焯《义门读书记》跋所校《元丰类稿》后曰:己卯冬,于保定行台(案焯是时在直隶巡抚李光地署中)阅内府所赐大臣《古文渊鉴》,有在集外者六篇,则《书魏郑公传》、《邪正辨说》、《再上田正言书》、《上欧蔡书》。后知立斋相公(案立斋为大学士徐元文之别号)有建本《圣宋文选》数册,其中有《南丰文》二卷,嘉善柯崇朴借钞,遂传于外,此六篇皆在。案 《书魏郑公传》后一篇,《宋文鉴》亦载,不仅见于此集中。焯盖考之未审。然《南丰外集、续稿》,至清并不传。其佚篇惟赖此集以存。盖亦不为无功。宋人选宋文者,南宋所选尚多,北宋惟此集所存。其赅备虽不及《文鉴》,然用意严慎,当为能文之士所编。尤未可与南宋建阳坊本出于书贾杂钞者一例视之。此集收文为欧阳修二卷、司马光三卷、范仲淹一卷、王禹偁一卷、孙明复二卷、王安石二卷、余元度一卷、曾巩二卷、石介三卷、李邦直五卷、唐庚一卷、张耒七卷、黄庭坚一卷、陈莹中一卷。有《四库全书》本。
锦绣万花谷
宋人所编类书。编者姓氏不详,据卷首淳熙十五年(1188)自序,知为宋孝宗时人。分前、后、续3集,各40卷。分类隶事,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前集245类,后集326类,续集1至14卷46类,15至40卷则全为类姓。书中所录,琐屑丛碎,参错失伦,颇为陈振孙所讥。其中地理一门止列偏安州郡,类姓一门征事仅及数条,而古人称号之类,又创立名目,博引繁称,皆有乖体要。然而此书征引古籍甚多,如《职林》、《郡阁雅谈》、《雅言系述》、《云林异景记》等,皆散佚已久,赖此书存其大略。每类后用《艺文类聚》例,附录诗文,佚文逸诗,往往为他书所不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此书正集、续集各40卷,而无后集,所见当非完帙。而书中纪年类载宋理宗绍定、端平年号,帝后诞节类载宋宁宗瑞庆节、理宗天基节诸名,并称宋理宗为“今上”,知南宋时已有所附益,非淳熙原本之旧。明代秦汴刻本,又多别集30卷,是秦汴以己意增删而成。清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即据秦汴刻本著录。按《新唐书·杨贵妃传》:“每十月,帝幸华清宫,五宅车骑皆从,家别为队,队一色,俄五家队合,烂若万花,川谷成锦绣。”书名本此。有明弘治七年(1494)华燧会通馆活字本、明嘉靖十四年(1535)崇古书院刊本等善本行于世。
江汉渔歌
京剧剧本,44场,田汉著。1938年10月作于武汉,原名《渔父报国》,10月10日首演于汉口大舞台;1939年6月于桂林改编为大型作品,更名《江汉渔歌》,7月,由平剧宣传队首演于桂林金城大戏院。1939年12月、1940年1月连载于重庆《抗战文艺》第5卷第2、3期合刊和第4、5期合刊,后又多次修改。1940年4月,上海杂志公司出版单行本。50年代被改编成通俗小说,60年代被改编成连环画。故事是得自《汉阳志》。宋时金兵南犯,汉阳空虚,太守曹彦约起用民间豪杰许卨、赵观、党仲升等,联络江汉渔民数万,大破金兵,汉阳赖以转危为安。作为抗战救亡之剧,在阐扬:“今日吾人欲取得胜利必须全国男女老幼各尽其岗位报效国家。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用处,妇女有妇女应尽能尽的责任。”
中国与欧洲的人生问题
这是一本由德国哲学家、诺贝尓文学奖得主奥伊肯和中国儒学大家张君劢合著而成的小书,从通俗普及的角度介绍了中国与欧洲的思想起源及发展历程。其中欧洲部分由奥伊肯撰写,他从欧洲思想的发源地——古希腊开始,对中世纪和近代启蒙运动以及德、英、法等国的著名哲学家进行阐释,中国部分则由张君劢撰写,他用精炼的语言对先秦孔孟老庄、宋明理学和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思想进行介绍。全书短小精悍,两位作者均为世*级的一流学者,在不长的篇幅中浓缩了中西思想的精华。
小心斋札记
明哲学家顾宪成著。顾宪成提出用“小心”工夫反对王学末流,并将自己书斋取名为“小心斋”,札记故名。书中认为程朱所说的“性即理”一语“极说得直截分明,亘古亘今、颠朴不破”(卷十一)。“性,太极也”,“性,天道也。”(卷四)批辟佛老,反对将儒佛合一。“无声无臭,吾儒之所谓空也。无善无恶,(佛、老)二氏之所谓空也。名似而实远矣。”(同上)提出“语本体,只是‘性善’二字。语工夫,只是‘小心’二字”(卷十八)。用“性善本体论”反对周汝登等人的“无善无恶”论。认为“点出‘善’字,正示性有定体,不可以歧见淆也”;提出“‘性’字,正示善有大原,不可以局见窥也”(卷二)。倡导“以诚敬存之,是收摄保住工夫,以义理栽培,是维持助发工夫”(卷一)。而工夫只在“小心”,“小心只是个敬”(卷十二),“敬”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身心收敛,如有所畏”(卷二)。书中还反对“见成良知”,强调学习践履。“世间那有见成良知,犹言世间那有见成圣人。”(卷十一)要求人们“立志”作“圣贤”,否则“浮生浪死,虚担一个人名而已”(卷一)。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蔡献臣始为刻版,止十二卷。后宪成子与淳刻本为十六卷。清康熙年间,其曾孙贞观刻《顾端文公遗书》三十七卷,内收《小心斋札记》为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