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五品仙经
《五品仙经》,即《九重阖辟敕演栖真大典拔济苦海洞妙玄微仙经》。据黄诚恕《序》,昔日湖北武昌城外有傅生,雅慕吕祖,与附近同志诸人在武胜门外栖真观结吕祖社请乩。康熙己未岁(十八年,1679),吕祖飞鸾阐演《五品仙经》。经后附《傅先生传》,谓傅某系西天古佛降世。
三洞枢机杂说
三洞枢机杂说,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为唐代道士撰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此书乃杂抄六朝隋唐道教三洞经书仙传而成,全书分编为九节。其内容颇杂,大抵以养生治病、降种驱邪法术为主。其中有导引治病法、叩齿咽液法、 *** 通血气法、守庚申制三尸法、北帝曲折咒(召神驱邪术)、仙真圣二十七品说、服符念咒以除殃长寿之法、通灵真香法、降真香珠法,以及制作香油神烛之法等等。书中又杂入刘京、唐览、惠施、麻姑,王方平等仙真术士故事,颇为杂乱。
续济公传
章回小说。署“坑余生初稿”。二百三十五回。济公的故事,虽为长篇巨制,实际上是由许多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系列剧而非连续剧。因此,《续济公传》虽名为续集,情节却完全可以独立于《济公全传》之外而存在。而且故事内容与人物形象,与《全传》比也有较大的变化。续集叙述了济公率领弟子,劝导一批忠臣后裔和江湖义士,严惩卖国投降的奸臣和皇亲国戚,平定“大狄国”的内患,以保南宋江山“国泰民安”的种种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济公的活动范围从市井社会拓展到整个朝野江湖,其所作为也从撮合男女美满姻缘、扶危济困、除怪降妖扩展到关系国家安危的军机大事,社会场景更为广阔,情节也特别丰富、曲折,引人入胜。济公的形象也从一个游戏人间行侠仗义的“颠憎”,逐渐演化成一个忠肝义胆、神机妙算、佛法无边的济世活佛。
与梁武帝论书启
南朝陶弘景撰。是作者写给梁武帝的论书信札。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陶隐居”,为齐梁间著名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为书法史上帝王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论书启》主要评“钟张”、“二王”(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之优劣。萧衍在《论书启》中曾对钟王“褒贬大备”,一言以蔽之曰:“元常(钟)老骨”,“子敬(献之)懦肌”,“逸少(羲之)得进退之间”,陶对萧的“玉科”奉若神明,对王献之书风斥之谓“沦迷”,二人所见略同。《论书启》中第一次得出“伯英(张芝)既称草圣,元常(钟繇)实自隶绝”的结论,后世皆引为据。他们共同斥献之书为“近习之风”,哀叹风书日下……这在书史上有消极守旧的成份。陶对萧的圣旨推崇备至,盛赞萧的《书启》曰:“……以言发意,意则应言而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益得谐称,”这是“心手相忘”论的雏形,为后世所重,并有所发展。《论书启》中有论及“二王”父子书多处。称“大王”书在永和十年以后最佳;称其“代书人”,“其书迟缓”,故称“末年书”,“小王”既学“此人书”等等,为书史所重。《论书启》载于《书苑菁华》,今载于《历代书法论文选》等书。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
一卷,唐含光记。记大圣欢喜天之秘法。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四卷,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有论无经,文来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