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经

作者:佚名
分别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受戒得福或反之而堕者,事佛有三辈不同,及支那国非法者多事等。

猜你喜欢的书

经验良方全集

经验良方全集

方书。清姚俊撰。四卷。俊号菊吾主人,泾阳 (今属陕西) 人。谓药良组方才能有效,而方良须医术高明才能见功。故留心医学,仿陆成本《经验良方》之义,广搜博采历经验证之良方。同治元年(1862),蜀中时疫流行,撰者与当地名医探索古方妙义,并取验之辄效者,汇编成帙。分内、外两科,并附痘疹。刊于同治二年。卷一,有保养、补益、急治、伤寒等十六类。卷二,有咳嗽、吐血、痰症等二十三类及厥、癖等十七种病症之汇考,男妇痧症等十六类。卷三,有外科枢要,疔毒、痈疽等十类及艾灸等。卷四,痘疹易知。论述痘疹因证,并附治疗方剂,后附药性。全书共分八十余类,载方二千余首,包括各科病症验方。用法简便,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同治四年惠谦堂刊本。

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诀

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诀

题“嗣全真正宗金月岩编,嗣全真大痴黄公望传”。据《吴中人物说》,黄、金皆元时人。抱一子三峰老人,亦称刘先生。其称王嚞为祖师,盖金元之际全真徒。述内丹鬼仙小成法和天仙大成法,包括图,诀,诗。书中认为,修炼应性命双修,并且认为性命还有真假,如“真性命者出阳神也。阳神者,此天仙大成之法也。假性命者出阴神也。阴神者,鬼仙小成之法也。”

御定全唐诗

御定全唐诗

九百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定。此集为唐代诗歌总集。又称《全唐诗》。系清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鋐、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在曹寅组织下奉敕,以季振宜《全唐诗》和胡震亨 《唐音统签》为基础修纂而成。是一部资料相当丰富、搜辑比较完备的唐代诗歌总集。

曲律

曲律

曲论。明王骥德撰。四卷。骥德有《古杂剧》已著录。是书论作曲各法,从宫调音韵乃至于科诨部色,门类详备。见解多精湛独到,是一部有关南北曲作曲、戏剧创作以至散曲创作的重要论著。有天启四年原刻本,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苏州刊本,《指海》本,《学术丛编》本等。

云蕉馆纪谈

云蕉馆纪谈

明鲁人孔迩撰。一卷。共十九条,述陈友谅事约据其半,又数条述明玉珍、明升事,多为它书未载;亦及明初史事。当著于明洪武以后。有《稗乘》本、《丛书集成》本。

御纂春秋直解

御纂春秋直解

十五卷。傅恒等奉敕撰。乾隆二十三年(1758),傅恒、来保、刘统勋、汪由敦等奉敕撰《春秋直解》,当年而成。以鲁十二公为十二卷,其中庄、僖、襄公篇帙较繁,各折一子卷,共十五卷。此书只列经文,不列传文,大旨在发明孔子本义,铲除种种迂曲之说,故名为“直解”。其卷首乾隆《御序》称此书“以《汇纂》为指南,意在息诸说之纷歧以翼传,融传之异同以尊经,庶几辞简而事明”。又有乾隆四十三年《御制书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事》,旨在阐发《春秋》尊王、大一统之义,显然为其政治之需要。其书解释《春秋》经文,行文较为简明,无烦琐考证,亦无宏篇大论。如隐公元年《经》“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解云:“逐其弟也。凡杀子弟目君,以目郑伯,知其为弟也。称兵争国则不书弟与公子,以不称弟,知其争国也。胜而去之曰克,亲而兵之可伤矣。于鄢,远也。已奔鄢又克之,甚之也。”其解虽杂采三传及先儒之说而折衷之,然简明扼要,颇便御览。现存内府刻本、外省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