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厨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伊滨集
元代诗文别集。24卷。王沂撰。王沂文集久佚无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题名王沂《伊滨集》的诗文若干篇,重编为《伊滨集》24卷。卷1为赋、四言诗、五言古诗,卷2—3为五言古诗,卷4—5为七言古诗,卷6为五言律诗,卷7—8为七言律诗,卷9为七言律诗、五言排律,卷10为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言绝句,卷11为七言绝句,卷12为七言绝句、词,卷13为诏、辞、设问、序,卷14—16为序,卷17为序、说,卷18—20为记,卷21为记、题跋,卷22为题跋、文、赞、铭、碑,卷23为碑、墓志,卷24为行状、哀辞、祭文。王沂历跻馆阁,屡掌文学之职,庙堂著作多出其手。他与文坛名流傅若金、许有壬、周伯琦、陈旅过从密切,他的诗文风格也与许有壬等人大致相近。在元末社会动乱中,他写过较深刻地反映现实的作品。从作品内容和实际看,王沂在元代文坛都有一席位置。由于《伊滨集》很早失传,致使王沂及其作品长期被忽视。
白氏长庆集
中国古代诗文别集。唐代白居易撰。此集的最早编定者为白氏的好友元稹,约成于穆宗长庆年间。50卷,收有白前半生的作品,除各类诗外,还收有赋赞等散文。白氏生前曾亲自对自己的诗进行多次编集、整理,并请人抄写数份,分存各处,把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并于会昌五年(845)写有《白氏集后记》,自云:“白氏前著《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后经兵乱,虽有散佚,但大多完整保存下来,并以《白氏长庆集》、《白氏文集》或《白香山集》之名传世。宋绍兴间刻71卷本《白氏长庆集》是现存最早的白集刻本。又有明万历马元调刻本,71卷,附录1卷;汲古阁本;《四部丛刊》本等。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71卷,外集2卷,书末附有有关白居易的传记和序跋及重新编写的白居易年谱简编等。此集以绍兴本为底本,搜罗较为完备,为今日最流行之版本。其中卷三十八、《外集》下卷共收有赋文18篇。这些赋作华而不艳,美而有度,借物抒情,针贬时弊,体现了他“为文者必当尚质抑淫,著诚去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主张。
景岳全书发挥
4卷。原题清·叶桂(天士) 撰 (一作姚球撰)。刊于道光二十四甲辰(1844)。作者对张景岳所主张的温补学说提出了不少论评,是不同学派的辩论之作。卷一:包括传忠录和脉神章。 卷二、卷三:涵盖伤寒典、杂证谟和妇人规。 卷四:包含小儿则、麻诊诠、外科钤、本草证、新方八阵及古方八阵。本书现存最早为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刊本。另有清光绪五年己卯(1879)吴氏醉六堂据眉寿堂原来的刊行本。1917年竞进书局石印本。1936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等。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地藏菩萨本愿经》,亦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等。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二卷。本经称地藏菩萨曾受释迦牟尼付嘱,在弥勒下生之前救助六道受苦众生,故地藏菩萨发愿普度众生。谓一切众生凡信奉供养地藏菩萨,均可蒙拔济。又谓供养地藏功德无量,且依布施之多少而功德各别。本经与《大方广十轮经》同为地藏信仰的重要经典。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
佛典注疏。宋乾道元年(1165)师会述。二卷。是法藏撰《般若心经略疏》的注释书。全书不分目次,依法藏略疏的顺序对心经经义进行广释。书中大量引用法藏疏文并加以发挥。见载于明版诸藏。《般若心经释义》 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义》。
千佛因缘经
一卷,秦罗什译。说现劫千佛之因缘。佛在耆阇崛山,与五千比丘,八万四千菩萨俱。是诸菩萨,各各自说过去因缘,声遍大千,天龙八部皆悉集会。世尊从石室出,入大众中。跋陀波罗菩萨敷座,诸菩萨等璎珞供佛,请问千佛过去因缘?佛为说种种往因,经来未尽。